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邀请函丨如法——精品展

(2019-06-21 17:43:20)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38780566-51BC74F059AF6924010401FB5DF3A8F1/0?fmt=jpg&size=34&rs=26-24&h=1657&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76861557-AA4D9806DF9A283AB11FA35DEE23942E/0?fmt=jpg&size=139&rs=104-98&h=1800&w=1080&ppv=1

 


如法——精品展

主办单位:一逸文化、予觉学社

协办单位:私享艺术

承办单位:一逸文化

开幕时间:2019年6月30日下午3时

展览时间:2019年6月30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顺义区临空经济核心区汇海南路1号国翼中心4号楼11层

展出画家:池大雅、良 宽、富冈鉄斋、卢沉、周思聪、一舨、张植、侯亦超、李暨、李明觉

媒体支持: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天天快报、UC头条、ZAKER新闻、Flipboard 中国、畅读、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豆瓣、《私享艺术》杂志

展览咨询:杨先生  18811189666



序 言


《传灯录》记载过一则禅话:

六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六源又问:“一切人总如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受用、一种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

 

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自沈括启此千古论端起,人们在它身上打了整整一千年的笔头官司。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雪中芭蕉”引用张彦远的话:“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而沈括为王维辩护说,“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并进一步指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王士祯在《渔洋诗话》说他:“只取远神,不拘细节。”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概括:“没有那一种艺术比绘画这门艺术引起更多的理想和自然的争论”;王国维《人间词话》“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则将二者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钱钟书先生所极力推崇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和“宝枕垂云选春梦”(《春怀引》)无疑应为《雪中芭蕉》的最佳笺注。

 

禅之精神在于悟,艺之境界在于意,艺承禅意,禅存艺中,把禅的内在精神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是“意”,艺术之旨趣又在于藉禅意来体悟佛法之空性。

 

禅如是,艺亦如是。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万象丛生的社会中,流行文化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褪去其浮华与光芒,但经典的厚重,在任何时间与空间之中,皆永恒成立。

 

这次“如法”精品展汇集了古今中日十位作者,他们皆以禅入画,达到禅与画的结合,追求简单的画风,既不张扬,也无所谓拘束依傍;以求达到意境空阔,清脱纯净之境界。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在混沌艺术氛围中欣赏到高古脱尘的气质。



//

//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99459766-B7C23BC079378FA10A8921ADA701A5A4/0?fmt=jpg&size=77&rs=58-54&h=773&w=1080&ppv=1

池大雅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197128303-50197E49F9E1FA07AE8EAC782CF89D11/0?fmt=jpg&size=466&rs=349-326&h=2392&w=850&ppv=1

良 宽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03138829-4F8D285CC84E55BC517EE6F1D0613734/0?fmt=jpg&size=95&rs=72-67&h=1855&w=1080&ppv=1

富冈铁斋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68852693-2E878D2238D51908E15C5110E24745F7/0?fmt=jpg&size=282&rs=212-198&h=1631&w=1080&ppv=1

卢沉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192392519-96D0C25B3F08F6472796A97A7D3B35A7/0?fmt=jpg&size=55&rs=41-38&h=759&w=1080&ppv=1

周思聪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66414835-80BE9472835546F6966182F5323DD2CA/0?fmt=jpg&size=831&rs=623-582&h=5044&w=850&ppv=1

一舨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70963041-6C0E48777730DC08FA5D023932235ABB/0?fmt=jpg&size=180&rs=135-126&h=1427&w=1080&ppv=1

张植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662150756-FB7180177C7252484019F9A186C46955/0?fmt=jpg&size=149&rs=112-105&h=1860&w=1080&ppv=1

侯亦超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17608846-B17B87CB7FA6A19728F5ED1332DB9212/0?fmt=jpg&size=183&rs=138-128&h=1071&w=1080&ppv=1

李暨作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656240272-E50ACC80C8E7A85A7FBBA226E3BBC93E/0?fmt=jpg&size=91&rs=68-64&h=573&w=1080&ppv=1

李明觉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