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享丨读书改变气质

(2019-05-30 20:05:5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86294682-37523E48DAA74C412F15D58242163A5D/0?fmt=jpg&size=50&rs=37-35&h=1437&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50293485-A8D6D3CD95F1CEAC6593CCED2B6C5B4D/0?fmt=jpg&size=182&rs=136-127&h=1620&w=1080&ppv=1



 读 书 改 变 气 质 

来源:本上创意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明清之际的朱舜水说,“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多是不读书的。于是他们不知道,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282417942-91F42386EE56F69E0D4E78B5C152CDE7/0?fmt=jpg&size=127&rs=95-88&h=1844&w=1080&ppv=1


 

西方有个“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持续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量变质变,10000小时就是那个量,出类拔萃就是那个质。所谓天才,更多是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

 

锻炼的人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一个月看,差异甚微;隔五年、十年、五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有了巨大差别。到老的那一天,有的耳聪目明,身强体健;有的老态龙钟,病痛一身。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87729055-FFC8DCD427FB1767E61061211ECAFE91/0?fmt=jpg&size=126&rs=95-88&h=1558&w=1079&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14210538-B9D2B53A4803FFA1EB2CD26F4AFDB811/0?fmt=jpg&size=39&rs=29-27&h=721&w=1080&ppv=1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所以,坚持读书,才是人生最稳的依靠,最好的出路。


道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儒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佛家《无量寿经》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296516132-F5B0F219CC1A78A08DD8E403AD3684FC/0?fmt=jpg&size=139&rs=104-97&h=1568&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59628672-4C8309E48248C8F84EBBD51CCCF12DB7/0?fmt=jpg&size=97&rs=73-68&h=1556&w=1079&ppv=1


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早就告诉了我们全部。读书对人的影响,从个人角度看或许不够明显,从一个民族的角度看就是触目惊心了。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97764363-B0C4DFBFEFD6641B010F0D12AD65837F/0?fmt=jpg&size=154&rs=115-108&h=1839&w=1078&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51320310-5FAED6E498686114F7338A51EC656B7C/0?fmt=jpg&size=202&rs=151-141&h=1841&w=1080&ppv=1


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奥本海默、毕加索、海涅、卡夫卡、莫扎特、肖邦、洛克菲勒、摩根、迪士尼、巴菲特、斯皮尔伯格……这些人类历史上各个领域最光辉的名字,全部出自犹太民族。


而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3。人口占世界近1/5的中国呢?

 

读书和不读书,最终的差距也是如此。不要像陆游诗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更不要像颜真卿诗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今天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生活这样艰难,求人这样困难,需要抵扣尊严。如果不想如此,那么读书有什么现实用处,就在这里了。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95312861-4602BF824219B0297FCC65D048BB55BB/0?fmt=jpg&size=24&rs=18-16&h=837&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12170562-A0327E0AFDDBADA166450C8FDDFA908C/0?fmt=jpg&size=160&rs=120-112&h=1656&w=1080&ppv=1


所以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近代国画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有人问:我以前读过很多书,后来都忘了,读了有什么意义?有人答:你以前也吃了很多饭,后来也忘了吃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


意义就是那些吃过的饭,已经长成了你的骨肉。你读过的书,同样也长成了你精神的骨肉。


也许这些骨肉对你现实遇到的困境于事无补,但至少,可以让你拥有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修养。你的心境又会影响身边的人,影响你的孩子,生活就不会彻底沦陷在灰暗的负能量漩涡里。


就像我们小时候背的古诗词,背了有什么用?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17999679-224001E9133F5BDA3A81726F8E2F2639/0?fmt=jpg&size=62&rs=46-43&h=1620&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72110012-A9AC1EB8DC7D98E5CCA0C0E836B5386B/0?fmt=jpg&size=170&rs=127-119&h=1527&w=1079&ppv=1


用处就是:长大以后当我们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X”“牛X”,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时候诗词背多了,长大后每一次旅行,都像是故地重游。


用处就是:当你长大恋爱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而不是“爱情像糖,甜到忧伤”“离开你以后,才发现眼泪有些咸”“谁为谁悲伤,谁为谁绝望”。


经历越多你才会越发现,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们,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所有的读书,都是一样。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77932237-EC6C48C4BDDF19CA205FAD62F7D1134F/0?fmt=jpg&size=87&rs=65-61&h=1641&w=1079&ppv=1

 

如果要正面回答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看懂这个世界,不迷茫,就不会迷失。明代倪元璐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读书是为了治好自己的愚蠢和低级,用更具层次、更有深度、更加丰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世间的事情。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是为了熏染一身的静气、雅气、才气、大气、正气、胆气、和气和运气,日后就能少沾染一些躁气、俗气、迂气、小气、邪气、怯气、戾气和晦气。古人云,“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清代大才子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读书读久了,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08226877-462A5A2F09DD64E41564E129566E81A0/0?fmt=jpg&size=37&rs=27-25&h=400&w=60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37133578-C63393F18DEF29E2269A3D929A9CA76C/0?fmt=jpg&size=51&rs=38-36&h=810&w=1080&ppv=1


这是一种对心灵、气象和格局的改造,而人的一切行事和成就无不以此为基础,命运由此而改变。

 

为什么别人能读经典名著,而你只能读网络小说、劣质鸡汤文?为什么别人能读下去好书而你读不下去?你说是因为难,看不懂。这是借口。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82425790-A8D6D3CD95F1CEAC6593CCED2B6C5B4D/0?fmt=jpg&size=182&rs=136-127&h=1620&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162643974-4F584FA9BFD6CB392627ED782EE92014/0?fmt=jpg&size=53&rs=39-37&h=810&w=1080&ppv=1


北朝《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说: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你不是因为难,而只是因为懒。


读书,尤其是读好书,从来就是不舒服的,从来都是需要去硬啃的,从来都是需要耐心去磨的。


就像朱熹说的,“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51596727-B166CD140D24BD7BC4E82A41B82CA658/0?fmt=jpg&size=339&rs=254-237&h=1654&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53749127-B6F3CF5CCB3589D089402BFBACC0F62F/0?fmt=jpg&size=57&rs=43-40&h=725&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278383488-71B85828BE190F817EED77B0E574CA29/0?fmt=jpg&size=115&rs=86-80&h=769&w=1080&ppv=1

 

不是说读书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是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读书,是为了遇到自己想遇到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趣味、会思考的人。

 

正像曾国藩所说: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他更说:读书可变化气质。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56869784-FEA8DF671ADF54761AF289FB7B3CCE26/0?fmt=jpg&size=242&rs=182-169&h=1440&w=1080&ppv=1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249020344-95E13B479AC6807E84724195F23BFCA1/0?fmt=jpg&size=91&rs=68-64&h=810&w=1080&ppv=1


--- END ---

私享出品

转载请注明

主编:王成业

收藏热线:13718262369

投稿、合作请加主编微信:wchy1110


——  新 刊 上 市  ——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67723331-2F7022182FCF43BE29DC92D30AA448B2/0?fmt=jpg&size=190&rs=143-133&h=1725&w=1080&ppv=1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私享艺术》2017年第二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