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玉:我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

(2019-04-02 18:15:13)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0d12943a75fa47ee90267c9fa1a2f729.jpeg

来源:理想国

编者按:梵高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画在有生之年几乎无人问津。而常玉不同,他的穷困潦倒,很大程度都是拜个性的孤独清高所致,是他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黄永玉在书里讲过一件关于常玉的趣事:五十年代初,中国文化艺术团来巴黎,访问毕加索,也访问了常玉。那时候常玉五十多岁,已经过了声名鹊起的时期,受访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二者相识。

代表团中有位画家劝他回国,还可以做个美术学院的教授,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住在暖气不足的阁楼,靠一年卖两三张小画勉强维生。常玉只回答说:可是我早上起不来床,也做不了早操…… 这样的理由可谓不算理由。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deec656e8b1345369a247ace4503ac1b.jpeg

常玉作品  枯树双马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407c716712fb424faaf6ef4b45b93b65.jpeg

常玉作品  绿叶盆菊

再早几年,吴冠中对常玉有更为直观的第一印象,“当时在巴黎男人很少穿红衬衣,他显得很自在,不拘礼节,随随便便……他说哪儿舒适就呆在哪儿……给我的印象是居无定处的浪子。” 

常玉二十岁即赴法,比徐悲鸿晚两年。徐励精图治,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攻读油画和素描,同时游历西欧,几年后回国奠基下中国现代美术,可谓是端正的人生路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af51da58315944cca52adbb9035d3172.jpeg

常玉作品  盘踞裸女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a339a89236e14b2ca4a5f8cea210b100.jpeg

常玉作品  端坐淑女

而常玉,未进正规美术学院,早年在大茅屋画馆,一家私人开办的业余美术学校学习,后来也未继续。他浪荡到六十多岁,因为煤气中毒在巴黎去世,这期间只回国过两次。

常玉去世后,在他朋友的回忆里,还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剪影。“如果常玉喜欢你,他会给你名片。然后当你发现所谓的名片,其实是他用过的地铁票或公交车票上,优美的写下名字与电话号码时,他会看着你惊讶的表情得意的笑。”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3e2e51456f8e4ad38083d85237b4ae30.jpeg

常玉作品  红毯双美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b3eb7b21803149d482d0f1f35f4b66e3.jpeg

常玉作品  四女裸像

有人曾经提出过一个疑问:天才是自知其天才的吗?像常玉这样破釜沉舟的生活,是清楚自己会赢得身后名,还是真的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最终会流落到何处?

他去世后,作品成捆的在拍卖市场出售,仅值数百法郎。后期因为穷困潦倒,使用劣质颜料作画,也给后来的保存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f4f54d443ecd41d2aca68a40f86b4bf2.jpeg

常玉作品  双裸女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83e0ad0c3f1a420aa7eb4821f5a01682.jpeg

常玉作品  五裸女

黄永玉用《世说新语》里的一个句子总结他:“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句话出自东晋名士殷浩之口。魏晋之风清朗陶然,那个年代,既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又有竹林七贤吞石服药而不入世的狂放。形容常玉其人,其作品,恰如其分。

裸女、花卉和野兽是常玉作品中的三大主题。纵观近十年来常玉作品在拍卖行的成绩,多数都以八位数高价成交。2011 年,他的《五裸女》由罗芙奥拍卖公司在香港拍出1.28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07亿元),刷新了华人油画的最高成交价。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b15e5920845149279e52dc2c5c822dae.jpeg

常玉作品  白牡丹于玻璃瓶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fcab5671c8b2409b8952a516d7a4e564.jpeg

常玉作品  绿色背景的百合花

人们总把常玉和梵高做比较,都是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名声大噪的艺术家。我认为二者虽然同归,但殊途而行。

梵高是逐日的夸父,是自我精神世界狂躁的信徒,艺术是他在狂奔中解渴的大河大泽。 常玉则更像水,南音中的流水,清逸从容。他从不画自画像,作品中充满“无我”的禅念,仿佛无论去往何方,他都不在意。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b079fb8736684e39bbc720c89b9ebf9d.jpeg

常玉作品  幽蓝明菊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3f533c01befa4ff7b472c077e956d0b7.jpeg

常玉作品  大麦町

有评论家根据他的人生经历,把他与贾宝玉作比。都是出生富贵,心思稚纯的公子哥,却同样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但常玉与梵高不同的是,梵高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画在有生之年几乎无人问津。而常玉不同,他的穷困潦倒,很大程度都是拜个性的孤独清高所致,是他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5d0b5c6adecc46faa414a22d9e66e875.jpeg

常玉作品  裸女背像

早在 1925 年,常玉的作品便入选秋季沙龙。又在 1932 年被列入《1910- 1930 当代艺术家生平辞典》。如此发展下去,功名利禄都将接踵而来。但是常玉对这一切都毫不在乎。

他常常把画送人,也不愿出售。他跟请他画画的人约法三章:一是先付钱,二是画的时候不许看,三是画完拿走不提意见。这一方面是因为常玉个性随心所欲,一方面也是不满于当时画商对艺术家的垄断和打压的经营方式。

试想,如果梵高在生前也遇到这样的机会,他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也许梵高不会是今天的梵高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11c34a93be4f41a0ba9453b84eb9cbbf.jpeg

常玉作品  白瓶花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3fd790b7fc2b412ab877e15e2858d37f.jpeg

常玉作品  绿叶

常玉假如知道他今天“东方马蒂斯”,“身价最高的华人画家” 等等的称号和标签,恐怕也只是一笑了之。

常玉本名常幼书,1901 年出生在四川顺庆(今天的南充市),排行第六,家庭环境优渥。他的父亲常书舫为当地画师,擅画狮子和马。

常玉随父学画,也学小提琴,九岁即师从大儒赵熙学习书法,诗文。常玉的大哥常俊民,二哥常必诚经营生意,都对常玉非常支持,爱护。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f2aae4edf16a4140a0a5027e18a7af52.jpeg

常玉作品  盆花

他早期的生活状态,可谓风流随意。常玉的朋友王季岡这样形容:“……有时家款未到,无多余钱,转啃干面包,喝自来水度日。唯一值钱的照相机,时常存入当铺,或向我告借几十万。待家款到,再赎再还……

其人美丰仪,且衣着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三十年代后,常玉的兄长生意失败,常玉失去经济来源,生活跌入谷底,但不改我行我素的个性。他和画商签订合同后,把画商支付的订金挥霍一空,到了交画的日子却什么都交不出来。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4ced004c9df3423fa011f0680b172a02.jpeg

常玉(右)与兄长常俊民

命运的安排丝丝入扣,客死他乡是一种悲剧,一生潦倒也是一种悲剧。如今我们无法揣测出一个完全真实的常玉,但却能从他的画作中看到一份稚纯的赤子之心。“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662449e4a4d44787ac896b007c598d45.jpeg

常玉作品  聚瑞盈馨

晚期的《聚瑞盈馨》,是 1958 年参加法国 Jossone 三年展的代表作。花枝峥嵘,有书法气派,飘渺的花瓣一起向光线延伸,用色富丽却不俗。似乎是反映他儿时的生活。

南国长大的艺术家和文人,骨子里总透着一股难觅出处的淡然和柔和。江浙的柔和与中原地带的,又有些许不同。前者是甜美的,细腻的;后者却是掺杂着倔强的,多几分酣畅。南国的柳是纤腰,花是浩浩荡荡。这一切都留在常玉的画作里。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4313f21721cd4cc4961ff4e703bb37f0.jpeg

常玉作品  青花盆与菊

他笔下的花儿状态各异,徐志摩曾记下常玉的话:“上天拿着一把颜色往地面上撒,玫瑰、罗兰、石榴、玉簪、剪秋箩,各样都沾到一种或几种的色泽……”

于是他像一个捡拾落花入画的人了;小动物则被放到广袤的背景中,翻腾的豹和马,自由而舒展,透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悠然。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d59b547ba7ab4ba1beda864539d96b5b.jpeg

常玉作品  人约黄昏后

他一生钟爱女人,描述近千张裸体速写,即使不吃饭,也要请最美的模特儿,为了看,却没有丝毫的淫荡。他笔下的裸女体线条夸张圆润,匮乏细节,流淌着纯真的爱欲和幽默的想象力。

常玉生前最后一幅画,是一只在沙漠上奔驰的象:“象”有禅宗的意味,在悉达多的故事里,享乐和苦难,都是通往涅槃的道路:如果你拥有豪华富裕,是否还有勇气遁入山林。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887b46f409a94ecd88ded0df55b7f6f7.jpeg

常玉作品  孤独的象

西方人把常玉归为“野兽派”,将他与马蒂斯作比,其实是一个文化差异的误会。常玉的画,恐怕只有中国人才能真的理解,才懂得将其和“八大山人”的鸟兽,以及“金石画派”联系起来,以及中国文人骨子里的闲云野鹤的清高潇洒。

正如他本人说的,“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需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c9de74361399403ba0a59ac3bafb3491.jpeg

常玉作品  猫与剑兰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尤其是这座城市。这一场不散的宴席上,堆着流水的灵魂,日日夜夜热闹非凡。

我凭借儿时南国的相似回忆,和共同的巴黎生活经历来揣测艺术家的心。在如今,蒙帕纳斯的街道依旧如故,一代一代旅法的华人艺术家逐渐增多。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65aa16614d684040b327b2deb5bbb593.jpeg

常玉作品  白马黑马

有艺术家说,应该要努力入席。可是我欣赏半个世纪前,就已经离开这里的常玉。

在许多人都狂热的扑在上面,往嘴里大塞佳肴,畅饮美酒的时候,他却像个筚路蓝缕的孤儿,静静的站在一边。守护着自己那个简单安静,又与世无争的世界。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6fc1bfbb7a244c52ad22ac38e6bc9bb3.jpeg

常玉作品  磁州窑瓶内的白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2/962ecf6871b547ffaaf04195d1a1d4ee.jpeg

常玉作品  八尾金鱼

--- END ---

私享出品

转载请注明

主编:王成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