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旭宇:青年书画家当以知识积累为先

(2018-10-23 17:38:17)

旭宇先生穷一生精力,研究《道德经》,颇有心得,对人生世事,洞若观火,已而一身正气,无欲无畏。但对艺术却有谦卑之心,矻矻以求,以小学生自居,正是这种敬畏之心,成就了旭宇先生的大事业。其实,纵观当代书坛,真正能称得上学人的又有几人?特别是在世的书家中,如旭宇先生这般老而弥坚,老而弥笃,老而弥秀,老而弥壮者,又有几人?是故,以我从业几十年的眼光,可以负责任地说,旭先生作为文人书家,在当代,可说是秦砖汉瓦,硕果仅存,能望其项背者也不多了。

——兰干武

《私享艺术》媒体平台经旭宇先生授权,每两日一期连载《老子与书画》,以飨读者,今日发布第十篇“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读后悟道之十:青年书画家当以知识积累为先”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90794a96724b49bb9fc34709c9ae3ad3.jpeg

旭宇先生在读书

旭宇,当代文人书法大家。1981年即加入中国作协,1961年担任师范学校的书法教员。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草根族出身,一名农民的儿子,坚持做一辈子学生。虽年近八旬,头衡很多,仍坚持读书,保持着不断学习辛勤耕耘的本分。他常说,我也是个追星族,我心中的星是老子、孔子、是屈原,是颜真卿,……。他特别注意提示自己“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旭宇先生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综合研究儒释道文化与诗、书、画艺术,著有《诗书杂感》《旭宇艺术随谈》《今楷论丛》《书论短简》《寄给历史的手札》等学术专著。

旭宇《老子与书画》以提纲挈领、要言不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以话题式探讨对书画艺术的诸多问题对《老子》思想进行了阐释。这一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说填补了老子道家思想与书画艺术研究的一项空白。曾几何时,中国书画要被革命,中国书画艺术要与西方艺术看齐与国际接轨,在全盘西化思潮裹挟下,中国书画艺术之魂几乎失落。在当代中国迎来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新时代之即,《老子与书画》的推出正逢其时、正应所需。每位有缘得阅的书画家和读者必将受益良多,其亦必将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溯源寻根,自信昂扬,弘扬光大,创造新的历史辉煌,起到历史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579cc19eb375462d8f80dd0871adbc16.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

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青年书画家当以知识积累为先

旭宇口述 郗吉堂整理撰文

真正有头脑的艺术家,很想有所作为的艺术家,眼光要放远。

老子说:「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第五十九章)此语是为真言,是为至理。

艺术的道路,就是人生的道路,当戒急戒躁。要一步一步走,每一步都要走稳,走结实,走出力度。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层之台,始于垒土,就是这个意思,下功夫打基础。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888f318c46cc4f5099b21ffc3c7c8d18.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

人生有多宽阔,基础就要打多宽阔。从道德、情感、品性以及知识积累等各个方面,多下功夫,提高自己,最后走上大艺术家的道路。自古以来,知识积累对书画家都极为重要。从王羲之、颜真卿、吴道子到近代齐白石,这些人都是凭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方方面面的积累站起来的。他们有专业知识,有人生历练,有社会价值观。 王羲之书名很大,其实在他的时代,画名也很响,只是后来画名被书圣书名淹没了。他人品很好,虽然生于大家豪门,祖上与皇家有姻亲关系,但很有社会责任感、时代感,虽然为官,却也痴迷艺术。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eadec48558424e81ba2d8b2df4820108.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局部

颜真卿也是官宦之家的后代,为人为艺,世之楷模。吴道子生于民间,天资过人,画艺超凡,后来连皇帝都要请他画蜀道风光。他用大写意画法,竟一日而就,那味道连皇帝都称赞是不下于皇家宗族人物李思训的数月努力的。在那样的时代,他也是个重心性历练,重艺不重财的画家。历史上的书画名家, 都是这样,在知识积累上,都是一生的。齐白石小时候放牛,但爱学习,书本挂在牛角上。他喜欢读书,读书就是知识积累,书本挂在牛角上就是生活历练。齐白石的根是很深的,他是六十多岁之后,才变法,书风、画风、刀 风,皆有新意。他的新意,是从多重积累中升华来的。没有厚重的积累,突然间受一点外来刺激,就想独树一帜,也就只能想想。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068e5e62d2ef43df80cfa0fb7acd0264.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局部

对年轻人来讲,现在都想一鸣惊人。书没读多少,生活历练没经过多少,毛笔也没有磨脱多少,只是听了几句鼓励的话,或是受社会上其他方面的「启发」,就试图一举制胜,领天下之先,这是靠不住的,只能是一枕黄粱。书画之事,只有老老实实地去接受岁月的磨炼,心中有多少 积累,笔下才有多少表现。为艺,心可以巧,那是悟性,笔可巧,那是「会」写「会」画,也就是俗说的「善表现」,唯在做人为艺上,不可耍 「巧」。这个「巧」,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对自己的「瞒」和「骗」,很要不得。

真正管用的为艺之道,就是老子的那句话:「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什么是长生?什么是久视?就是作品厚重,有味道,耐读耐看,耐一代人看,耐几代人看,耐历史回味。老子说过,人要长寿。什么 叫长寿,就是「死而不亡」,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记着他, 这才叫长寿。书画更是这样,只有好作品传世,后人才能记着这个书画家,这叫历史记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b43353cc5b3b4328834ded7bcd71a5b4.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局部

对「历史记忆」,光有热情期待不行,要切实努力。对青年人来说,这很重要。体育、音乐,那一定要先天素质,加上努力,当可少年成名。文化艺术就不同了,重在积累过程,方方面面知识积累得多了才可羽化。 写小说的人光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讲小说写法就能写出作品,恐怕是笑话 了。写书法的人光知道中锋侧锋、提按转折,就能写出《兰亭序》《祭侄稿》?王羲之、颜真卿有过多少感慨、感叹?那是他们穷一生的血与泪,呼与唤,以及肝肠寸断,才有的结果。今人不析此情,又怎知此中千古 沉蕴?还有八大山人的画,不知他们内心郁闷沉痛的人,怎知画为「心画」,诗为「心声」?所以,古今书画大家,都是在生活中经历过很多的历练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后,才最终羽化的。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明白得太多了,点滴墨渍都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与判断。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6eccde5a8a85411c886b63bf0978608d.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局部

书画大家都是从年轻时的无名之辈走过来的,现在的没有名气或名气不大的年轻人,只要培根固柢,砸实根基,就有希望成为名家、大家。

要想成大树,必须先在肥沃的土壤上扎根。根扎多深,树长多高。草花,今天开了,明天就谢了。大树,要过多少年,才能成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7147ee82f3fa4677a096db2658bf019b.jpeg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局部

// 旭宇先生书法作品赏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57b7ab4ccebd4f5ab6aaf2c8b4d2011c.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75de66c18f294ac38141c05e191b94b0.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e7b5b483a63641d29421efd1cbb4214d.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3/cc7f2bd01fc744f6bc8e7e242d88d3bb.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