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会玩的人,最有情趣

http://pic.rmb.bdstatic.com/7ec25b24a7d3c44a80e5bc947552be6b.jpeg
来源:明清家具之家
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http://pic.rmb.bdstatic.com/2b8d4d9e88e3dbf87a8a626257aee87a.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2206e79bb2b6916d77ffa37533cc9290.jpeg
生活是艰苦的,政治是肮脏的,商业是逐利的,因而通过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去判断一个人,通常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玩耍时的中国人要比干正经事情时的中国人可爱得多。中国人在政治上是荒谬的,在社会上是幼稚的,但他们在闲暇时却是最聪明最理智的,他们有着如此之多的闲暇和悠闲的乐趣这里。
http://pic.rmb.bdstatic.com/fce5b5557ff551760115a432802e572d.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8ea5959eefe94a00e524cd38fe80af93.jpeg
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们食蟹、品茗、尝泉、唱戏、看斗鸡、捉蟋蟀、比草的长势、念佛、焚净香、办灯会、猜谜、养瓶花、放风筝、踢毽子、搓麻将、典当衣物、煨人参、逗小孩、浇花、种菜、嫁接果树、下棋、沐浴、闲聊、养鸟、午睡、大吃二喝、猜拳、看手相、谈狐狸精、看戏、吹笛、练书法、腌萝卜、喂鸽子、拜访寺庙、登山、看赛舟、闲荡街头、看飞机、骂日本人、围观白人、批评政治家送礼祝寿、生孩子、睡大觉。
http://pic.rmb.bdstatic.com/c5948958578e89a0fe8f70c6da772093.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92440522064c24bf6080d59da4244c8f.jpeg
现代中国受过教育的人们总是脾气很坏,悲观厌世,失去了一切价值观念,少数人还保持着自己的情趣和玩耍的技巧。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情趣来自传统。人们被教会欣赏美的事物,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无论如何是丑陋的,而某些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社会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抛弃掉,而疯狂地去追求西方的东西,可自己又不具备西方的传统,他们的精神更为丑陋。
http://pic.rmb.bdstatic.com/c9f64f9f709861b1b73e2c50d6b7f12a.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1d18b4f30dcb79207517fc31f12f3557.jpeg
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园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国式园林,却为一个犹太人所拥有。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床、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国,但上海却是现代中国往何处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传统和趣味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
http://pic.rmb.bdstatic.com/1ae9ed3b7b5f15423b5be8775ed5ed0c.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c6af945cffb17a48a806c327ea052c6a.jpeg
古代的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伟大的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人们在抚玩着漂亮的旧书、欣赏着文人的信笺时,不可能看不到古代的中国人对优雅、和谐和悦目色彩的鉴赏力。仅在二三十年之前,男人尚穿着鸭蛋青的长袍,女人穿紫红色的衣裳,那时的双绉也是真正的双绉,上好的红色印泥尚有市场。而现在整个丝绸工业都在最近宣告倒闭,因为人造丝是如此便宜,如此便于洗涤,三十二元钱一盎司的红色印泥也没有了市场,因为它已被橡皮图章的紫色印油所取代。
http://pic.rmb.bdstatic.com/e1beaff36cce504e3d7ec18279f5fdc4.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87e0b22321c7e300e4b8b278c9e6fd3a.jpeg
古代的亲切和蔼在中国人的小品文中得到了极好的反映。小品文是中国人精神的产品,闲暇生活的乐趣是其永恒的主题。小品文的题材包括品茗的艺术,图章的刻制及其工艺和石质的欣赏,盆花的栽培,还有如何照料兰花,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拜谒古代美人的坟墓,月下赋诗,以及在高山上欣赏暴风雨——其风格总是那么悠闲、亲切而文雅,其诚挚谦逊犹如与密友在炉边交谈,其形散神聚犹如隐士的衣着,其笔锋犀利而笔调柔和,犹如陈年老酒。
http://pic.rmb.bdstatic.com/57445598e8a7c15405f20e385dd8fe96.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dc1af78fa7f29e69db9a59ba7a5b4991.jpeg
文章通篇都洋溢着这样一个人的精神:他对宇宙万物和自己都十分满意;他财产不多,情感却不少;他有自己的情趣,富有生活的经验和世俗的智慧,却又非常幼稚;他有满腔激情,而表面上又对外部世界无动于衷;他有一种愤世嫉俗般的满足,一种明智的无为;他热爱简朴而舒适的物质生活。
http://pic.rmb.bdstatic.com/3a444107119fe4a954ebe3994fe5d485.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1ddaad4d72532bf92ff47b45212fa1e7.jpeg
在中国,人们对一切艺术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懂得很多。由于有了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当作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一切知识的终结,于是,强调生活的艺术就是更为自然的事情了。但即使没有人文主义,一个古老的文明也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价值尺度,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乐趣”,这就是那些感官上的东西,比如饮食、房屋、花园、女人和友谊。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像巴黎和维也纳这样古老的城市有良好的厨师、上等的酒、漂亮的女人和美妙的音乐。
http://pic.rmb.bdstatic.com/3988a1eaf9e52134d1f499fd1f8b9105.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d04434572172308e49b674b36fe27424.jpeg
人类的智慧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便感到无路可走了,于是便不愿意再去研究什么问题,而是像奥玛开阳那样沉湎于世俗生活的乐趣之中了。于是,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它不知道怎样像中国人那样吃,如何像他们那样享受生活,那么,在我们眼里,这个民族一定是粗野的,不文明的。
http://pic.rmb.bdstatic.com/0d3c395d1be42f34a00fb1ea526119ba.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ef111ea3ad3dfd9244343df0538f18b4.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1c844c97bb2b220db6eee56a7d3c618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