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真:工笔画当代情境中的「形」

http://pic.rmb.bdstatic.com/b4787212c4763bba4cbecd557e30bae4.jpeg
李传真
幻象·本质
工笔画当代情境中的「形」
文/李传真
中国的工笔画艺术历经千年之衰而拨开历史的尘埃重新在当代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线」的不断延续,也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一种革新,以及勃发出的新生和希望。如何在当今文化艺术多元格局中寻求参照,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最终的契合点,如何更新和拓展中国画的内涵与外延等等,是中国画艺术在当代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也是工笔画家们长期以来不断思索并力图解答的课题。他们自觉地从民族整体文化艺术背景中去认识和反思中国画的过去与现状,探索新时期工笔画的发展途径。
http://pic.rmb.bdstatic.com/5bc81f0bf6d5e8fd2af500fc92525185.jpeg
李传真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特别是唐五代以后宋元明清的绘画史,绘画风格变化和个性差异的速度和程度是何其慢、何其小,总令人觉得似曾相识,真正的原因在于主体意识缺乏,没有冲破客体世界具体对象的局
http://pic.rmb.bdstatic.com/39f152532b94466e2555ec600f80159a.jpeg
李传真
「夫写人不准以法度,指少一节,臂腿如直筒,身不够转使,头不能仰面侧视,手不能向前
http://pic.rmb.bdstatic.com/9529f2d392decca22de589afc749d29a.jpeg
李传真
1.「形」的当代性视觉性基础
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人们的审美观、视觉观发生了
http://pic.rmb.bdstatic.com/14b1e8d0f22a90d0ae617cce19350602.jpeg
李传真
现代工笔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一种,它要求能够较为完美地突出视觉形象性这一重要特质。视觉形象个性是绘画这种视觉艺术的第一法则,画面视觉形象由造型和色彩两个基本元素构成,因此,塑造形象的能力成了画家必备的职业条件,这是一个底线和基础。具体到画面上,首先要求形,至于诗的意境、哲学思素、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的宣泄都应该在重「形」基础上滋生和延伸,这才能达到「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最高绘画境界。
当代工笔画赋予形以主宰地位。当代工
http://pic.rmb.bdstatic.com/95d599e29026f8987cf9dc8a6e1b474e.jpeg
李传真
当代工笔画家求「真」,对细节的精微投入过多的关注和追求,精微地去刻画,不遗余
http://pic.rmb.bdstatic.com/d907171b57b8e49af0246895bf5be263.jpeg
李传真
同时要注意:大体的形和细节的形相结合、一般的形和特别的形
http://pic.rmb.bdstatic.com/9c0c8beee97395eca7a74e9a4e8c1eb1.jpeg
李传真
2.「形」的传统审美
对古人来说,他们苦恼不是如何追求主
http://pic.rmb.bdstatic.com/1fd20a64af25dd476e2ddf2dcf709c04.jpeg
李传真
顾恺之《论画》一文中,评《小列女》一图,认为画中女子面容有恨的样子,但因
http://pic.rmb.bdstatic.com/b4613d933db501d1df314ad452baf0bb.jpeg
李传真
默记、阴察只能体现其人物共性,《宣和画谱》载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奉命作《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夜至其第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虽然它是中国画惊世之作,但细细评味,仍有很强的程式规范,姿态太过于呆板,很少出现一个极偶然的刻画角度、举止状态,没有选择特异的透视角度,衣服也缺少变化,没有质地单薄、厚重之分,人物表情不生动。当然它也有许多可贵之处,不一一列举。可见对于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来衡量写实画,细节是不可忽略的。
线是语言,造型是创造。当代工笔画要求能创造有意味、有美感的「形」,而不是机械描摹物象。创造形必须先有意识,即造型意识。造型意识是人脑感觉物象并能创造形的一种思维,能不能用造型意识去感受、观察对象,并敏感地、本能地处理好画面上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使画面成为有意识和具有感染力的形式,这是衡量一个画家具不具备高素质审美和造型意识的标准。画家就是写意、写心、写情,让造型的形式表达情感,立求尽达其意。工笔人物中的造型与形式构成是绘画本体的基础,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修炼过程,需要画里画外功夫。
http://pic.rmb.bdstatic.com/436b27b7658d7a9d51dbca62c165d540.jpeg
李传真
综上所述,当代工笔画家重「形」与传统画家轻「形」大相径庭。「形」在当代工笔画的演绎中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已经显示出稳定性、独立性和包容性,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壮健的生命力。首先是它具有了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能力,有了很强的适应性。其次,它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深刻的塑造能力,一方面保持自身特点,一方面吸收了外来的营养,加强、改善自己,从而使自身具备了更完备的表达时代理想、情感的表述力。近数十年中国工笔画的飞跃发展,无一不显露出「形」在当代表现中的强大再生能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思考,即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必须经历非常艰难的文化现代化的蜕变,都必须在文化的演进中寻求新的发展,只有当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才有生存的价值,才有更光辉的未来。人们看到,「一种立足于传统的精神本质而又对传统作出了现代性选择,阐释与创造性转换」的新形态的工笔画正在形成,「形」在其中充当桥梁作用,尽管它还存在着那么多的不足,但惟其如此,也才更值得有志于献身此道的同仁们去努力,因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与发展。
http://pic.rmb.bdstatic.com/c40989acb18cb1d5dd38903da4bb99be.jpeg
李传真
李传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奖经历:
2014年获“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提名奖”;
2014年获“2014APEC最杰出女性奖”;
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2010年获“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人才奖;
2009年获“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和中国美术创作奖”;
2008年获“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07年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
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2001年获“黄宾虹·高等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