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0年过去了,八大山人的书画世界留下一个又一个谜

(2018-05-14 17:26:22)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09916632-585B3C9BE22594CB743BE7B7509E04E9/0?fmt=jpg&size=116&rs=87-81&h=1385&w=690&ppv=1

八大山人 墨荷图 纸本墨笔 185cmx91cm 安徽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书画里都是谜


在江西文化史上,隐逸着一位亦僧亦道、亦画亦诗的人物,他的名号三百多年来为世人惊叹不已。他就是开一代画风,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88863723-757F1FA3B48C03BD3F753AF618F6ABE4/0?fmt=jpg&size=78&rs=59-55&h=818&w=1080&ppv=1

八大山人 荷花图册页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九世孙,他少年时就聪慧过人。在家庭的影响下,受过良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还能悬腕行书。朱耷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读的是“四书五经”。少时的朱耷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但明朝的《国典》规定,明宗室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朱耷放弃了爵位,以布衣身份应试,在大约十五岁那年便考取了秀才,这在众多宗室王孙中无疑是一个创举,赢得了族人和师长的称赞。然而,正当他满怀信心参加下一轮考试时,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来了灭顶之灾。也正是这一年,朱耷的父亲病逝,随后他的妻儿也跟着相继离世,国破家亡的残酷事实,沉重地打击了八大山人,更为严重的是,他这个末路王朝的子孙随时都有着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躲避灭顶之灾,朱耷隐姓埋名,远逃江西奉新县山中藏身。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262458883-C92ED6609CF6657C567337DECADB45D5/0?fmt=jpg&size=187&rs=140-131&h=1709&w=900&ppv=1

八大山人  松石牡丹图 旅顺博物馆藏


就这样躲了三年,朱耷看明王朝大势已去,复国无望,于清顺治五年,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到了三十六岁那年,朱耷弃僧入道,在南昌创建了青云谱道院,并在此隐居,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从而得以专心从事书画创作,这段时期也正是八大山人朱耷后来取得非凡书画造诣的一个关键时期。


康熙十七年(1678),八大山人朱耷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朱耷大名,便以修《临川县志》之名将其召入府中,意图诱使他为清王朝效力,但他仍一心忠心于明室,于是整日佯装疯癫,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大哭。一天傍晚,他突然撕裂自己的僧袍,投入火中烧毁,独自走回南昌。六十二岁那年,他把青云谱道院交由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独自居住在章江门外一座陋室里,靠卖画为生,孤寂贫寒地度过了他的晚年。公元1705年,这位艺术大师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66657585-CA0B26653B627BE40062870227033D63/0?fmt=jpg&size=119&rs=90-84&h=1605&w=910&ppv=1

八大山人书法作品   弗利尔美术馆藏


祖先宁王是奇才

八大山人诗、书、画都擅长,是个多才多艺的奇才;同时,他性格孤傲,行事狂诞,不屈己奉人,更不曲意媚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说起来这一切都是有渊源的,往前追溯200多年,八大山人有个同样博学多才的祖先,名叫朱权。八大山人是朱权的九世孙。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208805129-1046A1EC609C5117CE7457BE97E85F90/0?fmt=jpg&size=260&rs=195-182&h=1861&w=690&ppv=1

八大山人  芝兰清供图 水墨纸本


朱权(1378年—1448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年轻时自称「大明奇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故称宁王。燕王朱棣起兵前,胁迫朱权出兵相助。朱棣即位后,便将朱权从北方迁至江西南昌,削去其兵权,但封号未变。


朱权在经史、医学、释道甚至茶道等方面都有造诣,其他姑且不说,仅在文学艺术方面,他精通音律,擅长鼓琴,创作杂剧12种,流传下来的有《卓文君私奔相如》等两种。尤其是他撰写的《太和正音谱》,是一部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仅此足以让他在中国戏曲历史上声名不朽。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33869958-4328A6ED1B911EBED820DC1557D5BA07/0?fmt=jpg&size=69&rs=52-48&h=832&w=1080&ppv=1

八大山人 荷花图册页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从朱权开始的宁王封号,只传到第四代、即朱权的玄孙朱宸濠就终止了。朱宸濠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承袭了宁王封号,但他不甘于做王爷,以皇帝荒淫无道为名,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从南昌起兵,打算夺取皇位。然而这场闹剧只进行了43天,朱宸濠就被俘,第二年被杀,自此宁王的藩国被撤,封号也被取消。但是朱权的后代一直生活在南昌,所以,八大山人是南昌人。


国破逢家变


从出生到青年时代,八大山人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他生长在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擅长书画。身为贵族子弟,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颖,八大山人8岁时就能作诗,能悬腕写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小楷,11岁能画山水画,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666556230-3845EB9B5E0B69F45B7569B06C5E75E7/0?fmt=jpg&size=396&rs=297-277&h=2817&w=1000&ppv=1

八大山人  湖石双鸟图轴 136×48.7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因为自家的藩国、封号被撤,八大山人早年曾醉心于科举,希望通过仕途而显达。他熟读儒家经典,十几岁时就顺利考中了秀才,接下来,参加科举、踏上仕途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是巨大的变故在他18岁时突然发生,一切都改变了。


那年3月19日,崇祯皇帝自缢,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改朝换代,对每一个传统文人来说,都是一次难以言说的精神重创,而对八大山人来说,又多了一层更为内在的心理伤痛——他是朱明王朝的直系后裔,虽然早就没有了藩王的身份,但血缘关系是抹不去的,血浓于水,甚至八大山人和崇祯皇帝同是「由」字辈的人。


明亡第二年,八大山人的父亲去世。国家剧变加上家庭变故,原先无可置疑的科举道路,对八大山人来说已经无法走下去了,他决定皈依佛门。清顺治五年(1648年),22岁的八大山人在江西奉新的耕香院落发为僧,在山里一住就是数十年。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26128945-E3EEF616404888EE02DFC0F60D65A96C/0?fmt=jpg&size=75&rs=56-52&h=823&w=1080&ppv=1

八大山人 荷花图册页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时疯时哑是遗传


八大山人有「癫疾」,一生中曾多次发作。有人说他行事癫狂,有人说他是装疯。史书中还常说他哑不能语,也有人说他是装哑。人们大都认为他装疯装哑的原因是国亡家破,令其郁愤填胸,不能自已。但是实际上,作为明王后裔,八大山人有遗民心结及故国情怀不假,但他也有困扰其一生的疾患。


八大山人的疯和哑属于家族的遗传病。据记载,八大山人的祖父就有着狂狷的性格,他才华超群,但行为却异乎常人。只要内心有感触,就当众歌唱、哭泣,令在场的人觉得莫名其妙。他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常常独往独来,应景写诗,并刻在石头上,说要让后世知道曾有过他这个人。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57439599-7136B857C889CB13E6C291395F875E66/0?fmt=jpg&size=372&rs=279-260&h=2060&w=1000&ppv=1

八大山人  秋林亭子图轴 160.6×78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的祖父有5个儿子,第四个儿子非常漂亮,且聪慧异常,但是个聋哑人,他就是八大山人的父亲。八大山人不像他的父亲那样聋哑,但有「口疾」,常常说话不畅。有记载说八大山人与朋友见面后,握手大笑,然后用手语交谈。有时以书代口,在纸上写字与朋友聊天。但他并非全哑,有时又能说话。


八大山人的「癫疾」发作最厉害的一次,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临川县令胡亦堂之邀,在临川县衙署作客期间。胡亦堂曾记载,他和八大山人游览临川的东湖寺和多宝寺,八大山人一直默默不语。回家后,开始的十多天,和八大山人说话,他只点头作答。腊月的一天夜里,他与八大山人下棋,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步时,八大山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胡亦堂很高兴,为此特意写了首诗。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96582352-8EAACA4D856DF3A3714E925FF58BD86E/0?fmt=jpg&size=77&rs=58-54&h=815&w=1080&ppv=1

八大山人 荷花图册页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在临川的近一年时间里,八大山人应邀作画、下棋,还赏月、看花、赏雨、饮酒等,也外出游览。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很惬意的,可不知为何,他总会在某一天忽发狂疾大笑,忽然又终日痛哭。一天晚上,他还扯破僧服,将其烧掉。


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春的一天,八大山人独自上路,硬是从临川徒步走回南昌,而这两个地方相距120多公里。回到南昌后,最初他每日在街市上徜徉,常常是头戴布帽,身穿长袍,脚穿露出脚后跟的破鞋,来往于闹市中。一些孩子跟在他身后围观喧笑,他也不在乎。后来,他的一个侄儿认出了他,让八大山人留住在自己家里,这样过了两三年时间,八大山人才恢复正常。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91331232-6B2EF4E591C497D9583F93FD12ED0DD0/0?fmt=jpg&size=205&rs=154-144&h=2200&w=1080&ppv=1

八大山人  蹲伏的猫 164 90.6 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晚年的八大山人,先后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留居。他与北兰寺的住持澹雪是好友。澹雪擅长书法和诗文,并有很高的禅学修养,八大山人常与他聚谈,或谈书论画,或谈禅论道。八大山人对艺术痴迷,但不善于经营自己的生活,常常兴之所至,泼墨挥毫,画出的画任人拿走,拿走画的人又往往并不知道画的真正价值。当时有位名叫程京萼的书画家,见八大山人年纪大了,常常衣食无着,便让众人从八大山人那里付钱买画,使他能维持生计。后来,八大山人在离北兰寺不远的地方自建了一所陋室,名其为「寤(音同‘误’)歌草堂」,仍是作画卖画,过着艰难凄凉的生活。79岁时,孤寂而亡。


书画作品孤傲不群


八大山人的「癫疾」给他的生活以及关心他的亲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困扰,但同时,又给他的书画染上了一种神秘、独特的色彩,使他的一些画作进入到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这样的艺术家不仅中国有,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更大的范围,世界绘画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罕见,像荷兰画家梵高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54041370-BA56C277D429822DA369B44D0BAB1AFE/0?fmt=jpg&size=799&rs=600-560&h=3711&w=1000&ppv=1

八大山人  秋山图轴 182.8×49.3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的书画体现着孤傲不群的个性,在怪异夸张的形象背后,既有基于现实的愤懑之情和讽刺之笔,又有超越时空的苍茫空灵,有的作品还透着神秘诡异的意味。可能因为八大山人曾遁入佛门数十年,参禅修道,这样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身份,对他的艺术影响巨大,其作品和禅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另有深意,或神秘、或空灵、或悠远,能引发人无穷的想象和猜测。他有一个字款,很长时间人们一直称它为「龟形画押」,因为其形状特别像一只乌龟。后来才看出,原来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组成,这恰好是崇祯皇帝自杀的日子。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16183020-E0DE8B3BA48F18417A8FAC790B002652/0?fmt=jpg&size=140&rs=105-98&h=1758&w=910&ppv=1

八大山人书法作品   弗利尔美术馆藏


八大山人的画作优于书法,题材十分丰富,花卉、果蔬、禽鸟、怪石、畜兽、山水无不涉及。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些不同的绘画对象也有所偏重,他笔下的禽鸟、畜兽、山石等等,大都以奇特的姿态跃然纸上,自成一格,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64697418-8B60233D5F295EBA5D647AAC4D361C35/0?fmt=jpg&size=30&rs=22-21&h=1312&w=690&ppv=1

八大山人 孤禽图


《孤禽图》历来脍炙人口。这幅画着墨不多,却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人看一眼便会被它触动:一幅白纸,只在下方的中间,有一只黑色的鸟侧身独脚站立,弓着背,缩着脖子,眼睛上翻,一股冷漠倔强之气从黑鸟的身姿和眼神里透出,有种横眉冷对大千世界的气势。


《眠鸭图》也同样著名,构图与《孤禽图》异曲同工。大片留白,仅在纸的下方画了一只卧着的黑鸭。黑鸭闭眼沉睡,一副世事不问的样子,也许表现了沉着和从容。


八大山人78岁时画了一幅题为《杨柳浴禽图》的画。这幅画的画面是:一个山坡上,一株老树,树干屈曲横斜,伸向山谷。山坡上斜立着一块岩石,支撑着横斜的树干。一只乌鸦站立在树干上,仰头侧立,我们甚至看不到它的眼睛,但能感到它寂寞而倔强的心灵。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59910688-B2A41FBC76D43147C91644D83F07A338/0?fmt=jpg&size=116&rs=87-81&h=1517&w=690&ppv=1

八大山人 游鱼 水墨纸本


类似的画作还有很多,有的是一幅画上仅有一条小鱼,有的只画一只小鸡雏,还有的画中间只有一只孤独的猫……这些小鸟、小鸡、小鱼、猫等动物的神态多种多样,有桀骜不驯、翻着白眼的;有神情古怪、藐视一切的;也有站在巨石上惊慌啼叫的,还有站在枯枝上恬静悠然的……300多年来,人们对八大山人的画做了多种多样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无论谁都可以从这些画作中看到八大山人所推崇的人格:孤傲自守、高标独立;也可以从中体味到他对世事的认识: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什么都可以入画,但也潜伏着不安,充满了不平。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79050003-A9B860D6D6FE1D78A271D1DB8B5EEC4D/0?fmt=jpg&size=155&rs=117-109&h=1979&w=1080&ppv=1

八大山人  荷花双凫图 185×95.8 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这位才华横溢的僧人画家,似乎超然世外,实际上对现实人生体察入微。他以避世的心态度过了79年的漫长人生,其实心里并不超然。他有一首题画诗,写的是:「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特殊的身世、家国的变乱从来没有从他的脑海中离开,他对清王朝心有愤懑,对故国常怀哀思。身在六根清净的寺院,可他血脉中,流的毕竟还是朱家天子的龙血。


八大山人无法付出性命去恢复家国天下,但他把关于人生和现实的思考,用绝美的、自成一格的方式传达出来,充分表达了内心。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诗、书、画,以及奇异的名号,既有美妙的形象,又有丰富的内涵,还以神秘莫测的意蕴,令人产生无尽的想象,也留下一个又一个谜。总之,「八大山人」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32487411-31AFD1FB08C8EACEA9D00169C1010FC4/0?fmt=jpg&size=135&rs=102-95&h=1944&w=1080&ppv=1

八大山人  双雁图 184.1 90.6 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