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板桥:杭州只有金农好

(2018-01-30 22:48:39)

http://pic.rmb.bdstatic.com/dea844e2d5f6b6a915f21701ae8080ed.jpeg

金农 自画像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杭州只有金农好

文/陈嘉瑞

来源:西安晚报

郑板桥和金农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对金农的评价是:「杭州只有金农好」。

郑板桥比金农小6岁,应该称金农是大哥了。当然,不是因为他比郑板桥大,郑板桥就服他。郑板桥佩服的是金农的才气和人品。

http://pic.rmb.bdstatic.com/360e3b13d15bb4dce8a988002a10f1fe.jpeg

金农 佛像图 天津博物馆藏

人们提到金农,就想到他的漆书、他的梅花、他的佛像、山水。其实,金农自小研习书文,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这是他后来成为书画大家的关键。郑板桥有诗说:「乱发团成字,深山凿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是说金农的字好像乱发团成,诗句好像从深山中挖出。对于金农的书法诗词,一般人不要说精神韵味难以企及,就是其皮毛形式,谁又能学得到呢?

http://pic.rmb.bdstatic.com/5be4090190af8063bf1c72fede8c93a3.jpeg

金农 梅花 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朝时有个叫陆长春的人,写有一本《香饮楼宾谈》的书,其中记载了一则金农的趣事。说是有一次一大盐商在扬州名胜平山堂大宴宾客,金农也被邀请。席间有人提议行酒令助兴,要求每人说一句古人诗词,要嵌有「飞、红」二字。轮到盐商时,盐商绞尽脑汁也憋不出一句。众人正要罚他酒,他忽然说有了,随后就念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一听就笑了,说柳絮白如雪,怎么能片片红呢?就说诗是他胡诌的。

http://pic.rmb.bdstatic.com/47e6a9ce00b68ff06cee4d681e9af679.jpeg

金农 梅花图 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正在尴尬间,金农站起来说话了,他要为盐商解围。他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他引用得很确切。」众人不信,要求他说出出处。金农从容不迫,一句句吟出全诗:「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反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说柳絮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幻化为红色,非常传神。众人听了,都夸金农博闻强记,对其博学叹服不已。其实,元人并无此诗,诗句是金农现场吟成的。从这则清人的笔记中,可以窥见金农的诗词才气。

http://pic.rmb.bdstatic.com/81dbd15517f41ab5937b6058b4c23a15.jpeg

金农 溪山村庄图 旅顺博物馆藏

金农学画,大概是在50岁以后。他一生没有做过官,不像郑板桥,还当过十几年的县太爷。这样一个一直在体制外的人,无论他的书法还是绘画,要表达什么情感,就是很明白的事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的学画,是要把「平生高岸之气,」一一见之画中,「以抒不平鸣。」搞清楚了这个背景,就不难理解金农画作的内涵了。

http://pic.rmb.bdstatic.com/23dd534148b8551b6ab50850c1f85bf8.jpeg

金农 醉钟馗图 中国美术馆藏

金农有一幅册页画,画面上一士大夫高卧在四面通风的水池亭中,他的题款是:「风来四面卧当中」。一幅逍遥自在、不及世事的清高图景。他画马,题款曰:「今予画马,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去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一番怀才不遇的满腹牢骚。

http://pic.rmb.bdstatic.com/d0423ffc6c3f6c9cf06625862c908954.jpeg

清 金农 梅花图

金农画梅花,自称是「江路野梅」,要求是「天大寒时香千里」。他特别喜欢画寒梅,以表现一个「清」字。他说:「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明月是前身。」他有一幅《梅花图轴》,藏在北京的故宫里,其中的题诗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先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他的《画梅题记》说:「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其清高孤傲,从梅间逸出。

http://pic.rmb.bdstatic.com/36e4a4fed95e426c0d9a769b53e5ff3d.jpeg

清 金农 墨梅图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金农60岁后开始画竹,他给自己的住宅东西种植了万秆修篁,以此为师。金农画竹的目的不在于准确描写竹的形态,而在于表现竹的清高拔俗、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所以粗看他的竹笔法草草,细看古朴稚拙,逸气横生。竹子中,他又偏画瘦竹,说「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且每有画作,一般都有题记,以抒其胸臆。他有一幅《墨竹图》,画完直书道:「磨墨五升,画此狂竹,不钓阳鲚,而钓诸侯也。」另一幅《雨后修篁图》,题诗曰:「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在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

http://pic.rmb.bdstatic.com/6dca1970790c9f5931766f7e2d2a6fd3.jpeg

金农 花果册

金农这个人自然是「怪」,一生大半坎坷恓惶。有时候「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遗产。2009年12月19日,他的《花果册》在他的老家杭州拍卖了3976万元,创下了西泠拍卖的最高纪录。但他活着的时候,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后因妻亡无子,在扬州卖画。以致孤老的时候,四壁皆空,最终竟然无钱入殓,是一个叫杭世俊的人集资,把他的灵柩从扬州搬葬回杭州的。

金农活了77岁,在那个年月,也算是高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