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私享艺术
私享艺术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95
  • 关注人气:8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京新:写生是要以绘画艺术性为第一位,而不是简单地再现、记录

(2018-01-12 11:07:02)

http://pic.rmb.bdstatic.com/eca12975173bd19aaaa1fcd8ee6ace2a.jpeg

 

周京新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政协江苏省委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画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写生就是创作

——与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的对话

地点:南京四明山庄


 

周京新非常重视绘画与现实的关系,中国古典绘画中提倡“师造化”,中国画的“写生”即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在周京新看来,写生不仅是简单的物象描摹和再现,而应当视作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辅以个性化的构思,写生结束,创作也随之完成。在周京新的笔下,绘画与现实不是一种简单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对等关系,在这种对话中,绘画对于现实,既有粉饰的责任,还有呈现它、批判它、提升它的责任,它给予世界的应该是真实的现实。


http://pic.rmb.bdstatic.com/55bc3fcaa04c8346d24872525f6bfeb0.jpeg


刘毅:当代山水画在写生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往往是要么照搬古人的皴法,要么照搬眼前的实景。我认为您的写生状态对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握写生的?


周京新:在我看来,写生就是创作。尽管写生是对着实景画画,但是,画画是目的,是要让画本身彰显出来。不少人偏向于把看到的东西如实记录下来,这样的写生是收集素材,至多记录点感受,写生本身只是一个半成品,或者作为创作的草稿。我的写生其实也是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完成的,观察实景的过程中我会悉心构思画法,按照构思去画的同时随机应变,努力做到演绎实景,写生结束了创作也就完成了,回来盖盖章就是完整的作品。所以我的写生就是创作。


http://pic.rmb.bdstatic.com/47af406423ad5060ee289c3037796f84.jpeg


 

刘毅:我们常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挂在嘴边,但是,当我们在面对自然繁杂景象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请问在写生中该如何把握分寸,处理实景和画境之间的关系?


周京新:把握分寸有个过程,要用心准备、观察、经营,把眼睛里看到的自然物象转换成画面所需要的图像。好的写生就应该是好的创作,创作里要有造型、有笔墨、有意趣,它们要各就其位、各显其能,整体还要融合通畅。写生是面对实景的创作,这时候必须体现面对实景的一个重要价值,那就是借助实景修正、清洗、充实、滋养自己平时的习惯。与此同时,怎样利用平时的习惯也是个大问题,用多了,实景写生没有意义,往往陷于概念;用少了,手头缺少具体办法,往往陷于被动。写生是通过笔墨将自然物象画成画,是将自然实景艺术化、绘画化,也就是要以绘画艺术性为第一位,而不是简单地再现、记录,画与自然实景的关联是通过艺术取舍来实现的。只要我们取于自己的画有利的,舍于自己的画不利的,就能把写生的绘画性确立起来,这就是取舍之道。


 

http://pic.rmb.bdstatic.com/fc880bf4078ed5f7abe2af53cbe49f2b.jpeg


 

刘毅:您的写生作品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物象的似真,我的理解是,您意在让自然物象生发出笔墨的能动性,是这样么?


 

周京新:是这样的,这其实还是“取舍”的问题。对实景要有取舍,对自己也要有取舍。创作中养成的笔墨习惯,在写生时往往要主动打一些“折扣”,要在形式感上收敛一些,为实景入画让出一些空间,否则这两方面无法融通。当我面对自然实景时,会有意在过去的某些习惯上做减法,舍掉一些形式,让出一些位置,取实景的某些有利因素加进来,使语言呈现具有写生性的特殊创作格局。与创作一样,这也需要我们对自然物象有积极主动和随机应变的造型意识。


 

http://pic.rmb.bdstatic.com/4af9935644e3fb9c2fb58b9802d90cfc.jpeg


 

刘毅:许多画家往往拿传统技法与眼前的实景对号入座,但在您的笔下都是根据实景提炼出来的,是实景意韵,更是您自己的语言。您对写生取法如何看待?


 

周京新:还是那句话,对景写生和平常创作是一样的。至于写生如何取法,我看只要自己觉得舒服,画里能够融通,可以逐步找到感觉,逐步提升取法的。传统经典往往来自“外师造化”,与我们现在的写生异曲同工。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几笔,只有在传统经典精神照应之下生发出可小可大、可曲可直、可方可圆、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收可放的融通品质,才是有价值的元素,才能构成千变万化而气定神闲的艺术语言。


 

http://pic.rmb.bdstatic.com/eb710d76e5bc4ef53d4da006ae89a6b4.jpeg

太行山王莽岭写生


 

刘毅:您的写生与创作在绘画表现性上也是融通的,您认为应该如何协调好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


 

周京新:关起门来在工作室里画画,与在野外面对实景现场写生,是两种境况不同的创作,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参照物不同,前者的参照主要是经验,后者的参照主要是实景,经验能让我们出手有办法,但也容易形成固定概念;实景能让我们落笔有依据,但也容易使创作陷于被动。对于许多画家而言,写生是一个滴水不漏的对手。无论是在画室里,还是面对实景写生,追求绘画性和个性表现,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面对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虚的,一个是实的;一个是暗的,一个是明的;一个是过去的,一个是将来的,但都需要我们去用心观察、透彻分析、切实感悟、合理构架,最终形成完整的、灵动的,属于你自己的画。


 

http://pic.rmb.bdstatic.com/c329c1858425c7ba607376a6665ac30a.jpeg

太行山王莽岭写生


 

刘毅:是否必须手、眼、心并致,材料、技术、实景、个性等等一并融入表现,这样的写生才是创作?


 

周京新:是的。反过来说,“创作”也必须这样才算得上创作。画家面对实景写生和在工作室创作,都必须具备完备的综合判断能力,包括造型构建能力、笔墨组织能力、素材取舍能力、意趣营造能力等。这样的综合判断能力越强,画家的创作水准就越高。


 

http://pic.rmb.bdstatic.com/c76b8b49aa1e7af531e7747dae30344c.jpeg

太行山王莽岭写生


 

刘毅:跟您出来写生,我们感觉到寻常小景也能画得出彩。请问写生中名山大川和无名小景如何选择和看待?


 

周京新:这是写生题材选择和表现方法的问题。写生的时候,我们眼前的实景也许是一样的,但我们各自的感受却一定是不同的,关键是,我们首先要有确立自我感受而不苟同于人的意识,这样的意识越自觉,就越能够在写生的时候把自己的积累和潜质调动起来,进入良好的创作状态。至于写生对象的选择,名山大川当然很好,但到了名山大川未必能画出好东西。田野小景和名山大川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只要心里明白了,眼里看准了,手上跟进了,就能画得出彩。沈石田的《东庄图册》就是典范。


 

http://pic.rmb.bdstatic.com/d0ec2f05e020811d5f8c4c9b6180f2dd.jpeg

太行山王莽岭写生


 

刘毅:也就是说只要心中有景、有境,就能在自然实景中找到最美的东西。


 

周京新:心里一旦有了,眼前无论什么景象都能画,而且都能画得好。如果有一天我们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或者茫茫的大海面前写生,难道就没办法画了吗?我看照样可以画。在题材上过于挑剔和限定,会使自己的绘画状态陷于狭窄的空间里。还是那句话:写生就是创作,创作质量最终取决于自身的综合绘画修养,这样的修养必须“一个都不能少”。

 

文章来源自知网

中国文化报/2013 年/3 月/9 日/第 011 

鉴藏·水墨

 

 

2017年 天池山寂鉴寺写生作品


 

http://pic.rmb.bdstatic.com/11a606c9619046903b39a8f0d5e4adac.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348167d2464b5c37b2346d1cc38e2ea1.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481fa7ea3bd48ca47968cb61cfa6a06c.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0fd8b9e42997ea0217576724f6284bd7.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7c8e1ad0348a6d0bfef7681d493c7fdb.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8183c9921bad0aadc313fee0b0c0df3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9f9210a416f0801dd3f0b6caaf1bdadb.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816a5f7cd4d15f3c5e0f840bef275663.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0384520db470252c289be97981324a4e.jpeg


 

 

2017年 四明山庄写生作品


 

http://pic.rmb.bdstatic.com/9068a2d63f4391f13b66972aa838e5b6.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4e252d21e644d61ea29cfde68c9c03a7.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6bcde6d1d6331e0e93e7e0ea3f25b0d4.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058c28c068a0b5971955a17587ad96b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6eee26f3cd5783bb69c40572f1efd382.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b91be31b2c818d743bd5fb8e8f81defe.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f738595a6f54c12a1a9d9af37cbb454b.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4e5dc09cb5837bd59af11e28ead3623b.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2b0457941ca92b80d61418782744e670.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d987a456876a5502e1a6b9b4759342bb.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8e946c49810bc7dc6ed3a21b39161dea.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631af92e973e6faaa10c59dd28cab176.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356d19ff4fe106cb2890bd340be18c47.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2c1e3bd7fefdf8fed150c9b54f7f8728.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3626a8efe2a0dae5d1a5aeb9a4342b7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b89a2384213b5da4684a19eb3f9c0331.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06bd4de412858f50ede388a1937aaa5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e21148ec7dbace816193444c5199651f.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1db599bdfd81f83d9e30f07172ec165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37b7490407f89da986b62607d21c9984.jpeg


 

 

2014年 苏州园林写生作品


 

http://pic.rmb.bdstatic.com/b3d5e8d6d4168088a1b0da99f89ee62a.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92bfacb6ad91dc2b77bcad969fa24200.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9d03ad3369264dc1b209507413917d66.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16a53ff86715e1a5eb96b59761540a06.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02a479739353f9cd2432d5fcd0657969.jpeg


 

http://pic.rmb.bdstatic.com/c5c5a3fdd1dd159f55a7a08395501c12.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