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是中国女人为爱和理念争取女人自信的一生。——
http://pic.rmb.bdstatic.com/ac10adea839cd9964a69962d0aba2550.jpeg
潘玉良
潘玉良是上世纪第一代赴欧的中国艺术家。1960年代初,在巴黎华人艺术圈中,潘氏与常玉最为资深,赵无极与朱德群还只算战后来法的新生代。60年代初,张大千常来欧,都是与潘氏相聚,称她为「么妹」。有别于张大千等致力复兴中国水墨传统,潘玉良揭橥另一艺术路向︰投身当时的西画新潮,更选择女体画类这一全新的画种,以一己之力谱写中国西画史重要一章,开拓与深化中国绘画的领域。
首以女体画而成名
潘玉良1918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王济远习画的时候,便对女性裸体题材特别关注。这多少受到刘海粟的影响。上海美专就是由刘海粟创办,是首间学院开办人体写生绘画及筹办展览。她到欧洲后主要学习的画作主题也是人体画。1927年,32岁之龄,潘氏便已经以一幅《裸女》油画在罗马意大利国家美术展览获得金奖,这是当时华人西画界非常巨大的成就,上海《生活周刊》誉之为「中国女画家的作品能够得上在那里(罗马)陈列的,以潘女士为第一人,是她以艺术为国争得的光荣。」
http://pic.rmb.bdstatic.com/401ee1b4372698edba433a19cfc168b0.jpeg
潘玉良
往后的40年创作生涯上,潘氏始终专注于此画类,多次以此参加画展。绘画裸女题材在当时还是不容于社会主流卫道之士,刘海粟、林风眠都曾因提倡绘画裸体模特儿而备受攻击。潘玉良之绘画裸女,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表达一种自主、独立与平等的女性意识,此亦是她创作生涯中勇敢迎难、坚毅地追求理想的个性写照。创作于1946年巴黎的油画《窗边裸女》便属潘氏女体画中罕见的大幅作品,代表多重之意义︰是艺术家跨越西方回归东方传统,以中国写意笔墨重新诠释西方女体画题。透过作品,她展现女性特有的艺术观点,刻划了东方女性的妩媚婀娜,女体之形态更是她本人的自我探索和自抒胸臆之载体。
http://pic.rmb.bdstatic.com/3d3b98918adf854756cc86630b98a112.jpeg
潘玉良
妙曼婉约的裸体形态
人体画,深深植根于欧美的美学体系中。西方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人体画的过程,可以追溯过去百年建立而来的美感范例和表现形式。但在中国传统艺术里不曾存在人体画这种画题。所以民国时代很多中国艺术家在创作裸体画类是依靠临摹西方名作。又因中国本土社会风气守旧,雇用写生模特儿不便,观察匮乏而致开创不易,很多裸体画类都带有西方经典画作之特定形态。中国传统流传下来的一些裸体、身体图像,又往往以教化为目的,所以中国人少有把「身体」视为美感之载体、个体性格及情绪之展现。
http://pic.rmb.bdstatic.com/0a45b3a1c85aa3a6186cfee2ab99438c.jpeg
潘玉良
潘玉良之创作却能在上述各方面都有所突破,自立境地。一方面来自她个人对艺术的坚持与执着追求,据说当时潘玉良为了创作,还专门到女子浴室写生;更有以自身为模特儿之说法,所以她对女体之形态把握更为精准。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艺术概念本来就崇尚鲜明个性和创新自由,从1928年潘玉良从欧洲回国,旧日恩师刘海粟便曾提及她的作品「大自然主义」,鼓励她自学国画,多点想象力,启发了往后更为写意、表现性的笔触,因此她能在人物造型、形态、神韵、美感的表达上都有具个人风格的表达。
http://pic.rmb.bdstatic.com/4620b12d67acc52b7e7ff601c75f6244.jpeg
潘玉良
《窗边裸女》首先以严谨的造型和构图为根本,反映潘氏早年学习的古典写实主义扎实训练。人物具象,造型严谨简约,避免了正襟危坐之正面造像范式,而是有一种从容舒坦、扭动活泼之态︰右腿前伸,提起腿跟支撑着身体直立,表现了肢体刚健沛然的生命力量。下肢扭向左上方,但上身及两肩就向右下方转动,反向对比中形成一种动态的张力,避免了僵硬、呆滞之病。遍看潘氏的女体画,总是追求灵活变化的造型构图,女体或扭曲转动,或从背面傅粉,《窗边裸女》即其中有代表性的示例。女体双腿前后交迭,画面有了更复杂的层次变化,免除过于平板、平面之态。
http://pic.rmb.bdstatic.com/33ec506c7d1f2bf04a35740d083976fe.jpeg
潘玉良
更特别是画面各种元素都有巧妙的牵引和平衡︰直角型、充满力量的右腿首先吸引视线,过渡至青绿色的臀和背,进而至张开、成三角形的双臂,女体侧转的脸颊及眸子,循着她的视线落到绿色椅上之黑白照片。各种元素牵动着观者的视线流转,形成一个大回环的画面结构,画面带有一种明快活络的节奏。后方的黄色窗帘像舞台揭幕,把前景衬托如舞台故事一般。画中充满各种静物细节,如红色桌布、生气焕发的白菊与红花、黑白照片,都带有故事感,彷佛女体在春日晨曦醒来,却因思念情人而懒起理妆容,朝气焕然中又渗透了女性微妙心绪,彷佛以形象表达中国独有闺阁诗歌之婉约情调。
http://pic.rmb.bdstatic.com/0ac6daf80a606a970207183ed690f683.jpeg
潘玉良
再把《窗边裸女》和马蒂斯作品比较,更可见到潘氏对女体画造型的一种突破,代表东方美学之旨趣。马蒂斯的女人,正面坦荡于观者面前,显得直率奔放;潘氏的女体则以常见的双腿交迭方式出现,豪迈酣畅中带有婉约含蓄。有趣的是,女体双腿交迭的造型既是潘氏的代表性图式,也常见于同期在巴黎创作的常玉作品。两位中国艺术家不约而同设计较为迂回曲折的形体图式,或因此种方式显得情韵深远,表达不会一气直泄,更符合了东方人的审美习惯。
http://pic.rmb.bdstatic.com/94fad9023932269f8a9653256ed3eedd.jpeg
潘玉良
中国线条与西方女体画类
潘氏的女体画,代表艺术家完美融合写实具象与表现主义两种风格。在准确的具象形态下,多有表现、抽象性的笔墨。作品以仿中国书法的深黑线条来勾勒物象的形体,特别多婉延弯曲的曲线,藉线条之舒展,表现女性的婀娜婉约和妙曼丰腴。但线条本身也独立而出,其俊逸洒脱传达了画者舒坦从容之意绪,也把中国艺术擅长的诗意情韵渗透到西方裸女画题中。
http://pic.rmb.bdstatic.com/0652e6f3c0c2e79945308dd4dbc4fc5b.jpeg
潘玉良
局部线条更有夸张,女体右侧大腿之线条特别粗重,起伏跌宕,对比出阴影的青绿色特别的明亮和张扬,这都是局部的写意、夸张和表现性笔触,强调着女体右腿正要扭动,向前跨出的动感势态,较诸西方裸体造像往往更具灵动感。线条同时勾勒了地毯、桌面及窗帘上的花卉图案,或扭动、或弯曲,呈现强烈的动感。透过色彩与不同线条图案的组合,使画面呈现明快耀动的节奏韵律。此来源自艺术家的一个人生片段,潘玉良自小已喜欢剌绣工艺,进入上海美专之前就已经能仿刺绣画些花卉图案和抽象的纹理。
http://pic.rmb.bdstatic.com/87903bcc6fd55b8be770bc9472d4ffeb.jpeg
潘玉良
传统的民族工艺为潘氏提供了原始的图案、抽象的形态。评论往往喜欢把潘玉良和徐悲鸿视为同派,因为他们在巴黎是同学、同师(达仰Dangan
http://pic.rmb.bdstatic.com/096e3d6bd917ff86b787cf071acfa745.jpeg
潘玉良
瑰丽和谐的色彩情感
藉由野兽派的鲜明色彩,潘氏突破了前人表现规范,建立她的独特女体画表现范式。潘氏对色彩非常敏感,《窗边裸女》更以色彩来构图和建立丰富空间层次︰画面中下部,深绿座椅突出前方伸展的黄色女体;画面上半部,有幽蓝、微白的天空、深绿的园林、黄色的窗帘,三种冷暖不同色彩之迭置表现了前后远近的空间感。用色大胆强烈,近于野兽派,超越纯粹之模拟,甚至以主观、表现性强的青绿色色彩来描绘女体之阴影。画面藉由原色的强烈对比与碰撞,把画面分割成块,呈现瑰丽斑烂之视觉感受,令人感受一种积极炽热的情绪感受与个体的生命力量。
http://pic.rmb.bdstatic.com/54d60f4c7aa1d11c4465ae5a04bd571c.jpeg
潘玉良
中国水墨美学融入油画
特别要注意是她对红色油彩的处理,她稀释油彩,使粉红色彩「渗」到脸上、颈上及皮肤上,形成「红晕」,单一色彩呈现如水墨入纸本的化散、晕染,交错穿透的各种色调变化,女体肌肤因此显得明亮透彻,像在自然光下焕发透明亮丽感。色彩不似西方油彩的厚实浓稠,但又比水墨画的单色平涂来得丰富细腻,这就是潘氏以中国水墨美学融入油画的一个例子,借此建立全新的色彩感受,丰富具象绘画的表现层次。而画面中的深绿和亮白同样有重要作用,两者如黑与白的底色被设置如背景底色,衬托和突出前景之红与黄。深沉的绿与空灵的白彷佛色彩之缓冲,调和了整个画面,便得五彩斑烂的各种强烈色彩得以在对比中协调融和。
http://pic.rmb.bdstatic.com/eab1fae7c7a3555d06c4e9ab64e46a1e.jpeg
潘玉良
合中西于一治
潘玉良所创造的女体形象,豪迈而旷放,张扬亦明快,却又藉迂回复迭的构图及空间层次而渗透了婉约含蓄的意态,一如画中的强烈色彩,再以中国白描细线的细润来调和。从造型、主题至表现形式都兼取西方写实、表现及中国写意之精神,真正达到她所追求的「合中西于一治」,汇聚成潘氏独特的女体画风格。女性身体同时是潘玉良个人性格及人生理想之寄托,表达了她一生致力追求之女性自主、独立人格、平等的理想。
http://pic.rmb.bdstatic.com/bd0252970fc0c12baea2058a75076d98.jpeg
潘玉良
http://pic.rmb.bdstatic.com/3996cc1e2940102a9702fc385085e63e.jpeg
潘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