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初四僧-石涛专辑丨《私享艺术》丁酉第二辑

(2017-10-18 16:48:44)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hpwl3A

清初四僧-石涛专辑

《私享艺术》丁酉第二辑出版了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cSRF9k

《私享艺术》创刊于2015年,由北京私享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创建以来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以品味传统之美,私享收藏之乐为宗旨,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从古至今,传承文化,推介艺苑名家、手工艺人、高端会所、艺术精品、引导艺术收藏与投资,为艺术家、文化机构、收藏家之间搭建一个友善、开放、互助的平台。

《私享艺术》

丁酉第二辑

清初四僧-石涛专辑

出版 私享艺术文化机构

2017年9月第1次印刷

开本 210x260cm

胶装锁线 特种纸印刷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j6l3Sa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diGZ7Y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UsxCGe

『巨擘』

P008石涛题画诗作选摘

《竹石梅兰图》

一叶一清静,一花一妙香。

只些消息子,料得此中藏。

《秋艇临风》

我来荷出水,住久叶渐凋。

日许蜻蜓立,夜阑萤火飘。

《西樵苍翠图》

远山青可接,高树绿堪齐,

西樵苍翠里,空有逸民栖。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oO17L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HXMn7A

『巨擘』

P012石涛的“躁”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TXGA7s

文人画讲究静气,讲究优雅,而从表面看来,石涛的艺术可以说是又“躁”又“硬”,他的画看起来不守传统,充满喧嚣躁动,任由“万点恶墨”恣肆飞舞,有时浓涂大抹,形式与文人画传统迥然不同。“文则南,硬则北”,“北派躁硬”,这是董其昌及其后学区别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基本观点。在他们看来,南派是“文”的,北派是“躁”的。南宗平和淡雅,北宗冲突喧嚣;南宗含蓄,北宗外露;南宗一般以水墨来表现,即使用色彩,也是淡逸的,北宗却是富丽的,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董其昌生在石涛之后,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将石涛归入文人画家行列。

『巨擘』

P014石涛年表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fR6BPc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gM0njs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WJRiIS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XbTXU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Z5fxOS

『 论道 』

P054丨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必于艺术上功力欠缺,节外生枝,而以画外之物以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否则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艺术邪?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而文人又其个性优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之所修养品格,迥出于庸众之上,故其于艺术也,所发表抒写者,自能引人入胜,悠然起淡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尘垢之念。然则观文人之画,识文人之趣味,感文人之感者,虽关于艺术之观念浅深不同,而多少必含有文人之思想;否则如走马看花,浑沦吞枣,盖此谓此心同、此理同之故耳。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aP1kB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br5Uf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dEVRpo

『 论道 』

P064丨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一个不同的侧重点。在讨论理想的中国妇女时,笔者已经指出,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作灵感的来源。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或一块嶙峋的怪石。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edWUz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g1i7JQ

『 论道 』

P070丨刘墨:石涛的“一画论”

我们先把他整篇《画语录》中涉及到“一画”的文字引在下面,来看他的“一画”倒底是指什么: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未能深入其理,曲得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其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

笔与墨会,是为絪縕,絪縕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合一画而谁耶?

且夫山水之大,广土千里,结云万重,罗峰列嶂。以一管窥之,即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则可参天地之化育也。

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能知经权而忘一画之本者,是由子孙而失其宗支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hRmC12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irb5d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kCwL20

 

『 文房 』

P082丨陆绍珩:小窗幽记 ● 集景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集景第六。

花关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桌;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ldIYrY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mybxxo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r9ZxMe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pjDGmO

『 文房 』

P095丨刘大石:案头风色 心底芬芳

瓶梅落砚香归字,风竹临窗韵入诗。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此正是古人“朝为灌园,夕偃蓬庐”的耕读生涯,吟啸之乐,必有书斋画案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sXREv2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GAZGe8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tud7Q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vLCPz6

 

『 实力 』 

P109丨俞文杰:道通天地文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是那种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旨在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韵致,最终是心灵的反映。作为一位山水画家俞文杰有着对“意境“的仔细体味和深刻把握,善于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构造他梦幻般的山水世界,他极为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追求古朴清新、雅意天成的笔墨形式,他极为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疏淡高远、清逸空灵、净澈澄明的意境中透露出经过心灵调节之后的和谐。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y66hLE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NzX1504

 

『 实力 』

P119丨巫卫东人物画作品——吉祥 ● 甘南

 

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巫卫东有着全面扎实的西画知识及人物造型基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尤为擅长处理错综复杂的群体人物,并对所画人物深入刻画其特征个性。近年转入中国水墨创作,发挥其西画之长结合中国媒材的特色,能够较快转换工具,并在观念上不断接近中国画本体,通过墨色和用笔的变化,突出重点,以达到理想的空间处理效果。近一段时间,巫卫东在原有熟练的人物塑造基础上,采用以线造型的方式,使画面形象回归单纯,这对他来说是更进一步的尝试。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精髓,巫卫东在强调墨线的塑造性基础上,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和变化,这在表现甘南少数民族人物,突出个性化特征方面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他正在选择,正在蜕变,照此进行下去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0sf2m0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2Lwjjc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3hHyts

『 实力 』

P129丨心与哲——一舨的不变和变

为学日增,为道日减,绘事也是如此。

然而令人颇为遗憾的是,以画为业的很多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不知所谓地反其道而行之。笔法越来越繁杂,用墨越来越出奇,不知其弊反而自伐其功、自矜其能,结果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幅幅满是“说法”实际上却不得其法的作品,失去了本真。

一舨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从他这些年来署款的变化上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隋牟、予觉、一舨。

儒释道兼修的先生在走进知天命之年的前夕启用了“一舨”的题款,必有一番用意。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6OzR20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7mgsls

 

『 实力 』 

P143丨王犁:你画的差是正常的,世上哪有那么多好画家?

按:读王犁写的随笔集《排岭的天空》,让我对他那有点寡淡无聊却也偶有欢趣的童年充满了丝丝向往。这就是他文字的魅力,平淡朴实也可引人入胜。一个下午美其名曰是访谈,实际上基本都是听他在讲,娓娓道来两个小时,内容宽泛,不限艺术。他的画面图式很相似,既是松松软软的,又像是很有份量感的水墨雕塑。他也丝毫不避讳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不像有些人总是在标榜自己的“独创”。然而他的画里的确有很多独特的思考。他虽然常说谁谁谁画的比自己好,但看得出,对艺术,其实他很有自己的小抱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9CeHz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AYUzI0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C0SJea

『 实力 』 

P156丨卞冬:苍苍其远——鸿堂崔鹏程画序

鸿堂之画山也,胸罗万象,浑涵造化之机,臆中素具丘壑,虽草草泼墨,而苍秀之气,浑穆而出。峰峦叠嶂,自成变态,画从主山分布起伏,余皆气脉连接,形势映带。或闲远清润,崇山矗矗,巃嵷崔巍,崭岩参差。或邈彼绝域,嵚邃窈窕。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披荒榛之蒙茂,陟峭崿之峥嵘。残月蒙胧,晕淡色昏迷,阴岑欲晓,雾霭微微,或青绿厾染,或浮绛皴擦,山石有森然欲搏之势,陉岘有翕辟开合之趣,万趣融其神思,千峰攒于彩笔。壮天地之崄介,协灵气之陶蒸。所谓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穷理而尽性矣。挥洒放逸,不失真元气象,夫平、直、高、深,山之形也,勾、拂、点、染,画之法也,而意固不在彼此。能见其意之妙处,亦未尝不寓气象于其间。已自迥出凡表而后形诸笔墨,乃能独得其妙也。简以化之,千邱万壑不厌,一片抹石不孤,披却导窾为之,及至长卷横披,一气以贯之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DOdiuO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EpshC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KHoJ1s

『 画社 』

P165丨韦红燕、汪港清:淡然无极——赤勇及其绘画创作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赤勇应该是我们同辈学画成长起来的,由于机缘的不同,我们走进了专业院校,他步入了工作岗位。年轻时的赤勇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与美术相关的,工作中的磨练让赤勇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从专科,续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一步步走来,足见其对艺术的赤诚之心,而且这么多年的接触,未从他身上看到一丝的功利之心。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ItWguO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Lh9u2S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YBQzRY

 

『 新锐 』

P177丨刘墨:入古化新——读李卡的画

自从20世纪以来,几代画人的思维是不同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是一代;潘天寿,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是一代;吴冠中,朱德群是一代……这种代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无不反映了时代的印迹。虽然有人在此时代“之外”,但也只是在身后才发现他们,原来是时代的“另类”,如黄秋园,陈子庄,刘知白,吴藕汀等等。

目前美术界最活跃的一代,是“85美术新潮”涌现出来的,而李卡这一代人,却是80后。他们受过时代的影响吗?肯定是的,没有人可以躲过时代,但他们的选择更多元。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WlPdPk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N8a3qS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OWctge

『 新锐 』

P185丨清夏追风——吴钊话扇

常言道:六月的扇子 ——借不得。小暑之日,热风时至,怀袖雅物,追风拂凉。

扇子,不仅是引风取凉的日用什物,更是要讲究美的体验与人文精神。生活,这词当如画意闲适,精致而斑斓;扇子,就是显现闲适生活一个侧面实物。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PnNkki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REKrQ0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ScANQ8

『 新锐 』

P193丨 陈超群:凤栖孤桐 红尘坐忘文

南辰说,超群居京南,平日小院独处,四周寂寂车马绝尘,即寒冬腊月,铁研冰霜,亦能拥炉自乐,栖幽二字,最为妥当。余深以为然,心下喃喃,左一画清冷绝俗,而无烟火,看得多了,不光能祛俗尘,直要断了欲望。

左一生于中原,弱冠负籍京华,少年入境,自居气格,观其画,纤然典雅,竟不见少年人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下笔便如老僧坐纳,红尘坐忘,好一副冷逸绝尘。若论画格当在逸品。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cBxGxU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ZxOfm6q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