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名家谢其云当代新水墨作品解析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2025cc11ac78b8a9c02dcf286062ffa6.png
谢其云,师从张志民先生,幼承家学于叔祖父谢家道先生,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66fec28aeff6affdf8d39b5d9b2e1b16.png
东山耕读图
山水画名家谢其云
当代新水墨作品解析
文/铁军
时空解构,错视推移;精神家园的全新水墨大笔重彩渲染。当代情怀,文华新成;谢家山水的独特面貌已然凸显。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414dcd6e53daae3002578c8b891d5031.png
古道秋风
著名青年山水画家谢其云的山水之间,明显呈现了当代水墨的诸多特性——审美的新奇感、错位感、陌生感,尝试穿越时空的熔铸传统与现代结合体图像艺术,因而异峰突起,成为时下市场和藏界关注的新热点之一。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141441d76af10309a4cabbb04846933d.png
华不住秋色
细细赏读画家谢其云的一众新水墨“谢家山头”,可以明显分析出他在艺术手法上,东西方绘画图示的组构类型选择上,颇具匠心——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画家的笔墨渲染,在宣纸上有机组接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构图,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他以全新的视角去写生或描绘作品时,对视觉上的直观触发感觉,做出带有理性色彩的概括性、符号化归纳;譬如《东山耕读》、《北山苍岩》、《溪山问道》、《南山怀古》等一系列淡彩水墨新作,把田园、耕者、房舍、树木等重铸位置,从而把单纯的感性世界转化为谢家之理性家园。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是画家对当下人类家园、生存空间、文化时空,一种寻根般的思索、一种处于破裂和重构间的精神状态衍生体——关于历史、时间、空间的人文观念,在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30bf4237f074c521c69b24aa724fc34f.png
东山耕读
具体而言,画家运用了中西绘画时空模式范畴的部分共通手法来渲染运营——国画中的诸多高妙手法:第一种是错视推移,反透视原理,景物前后关系倒置;在非正常常规的排列过程中,谢其云的树石、屋宇、田园,更显新奇感。第二种是挤压重构,将大跨度时空距离拉近至一个深度极其有限的“扁平”时空,重新解构再造,画家谢其云尤其擅长这一手法运用;他的谢家标志性山头里,杂糅进了诸多原本丰满庞杂的元素,仿佛天地之间的元素精华,都尽入他彀中……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881acc64577ab0d2a49f1e9272193ca7.png
无上之境之一
第三种手法是屏蔽隔断、分割封堵,以屏蔽方式将画面层层隔断、分割、封堵,然后逐层提升或推进,形成延伸效果;《弥高》系列,集中反映了这一特色,与道家气息对接,天地清新新图像出现。第四种手法,是窥视感应,在异常密集的山势结合体中间,常以溪流、运气、路径、山脉等作为视觉引导,在曲折变化之中到达某一莫名神奇的去处;谢其云笔下,无论东山、南山,还是北山的造型,都能清晰从一条导引线般的暗示途径里,觅到“曲径通幽处”的所在。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b7ca6a7badffe58db371bf53da593cfe.png
无上之境之二
第五种手法是图地反衬,计白当黑,浓重的色块之外,大片空白也是丹青语境所在;谢家的山头,并不是满布画面的,周围的空白,反衬得主体山势更显峥嵘高古。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6ff53d599800d9e30f34cea4fff6212f.png
土猪岭
画家谢其云不自觉的在东西方游走,当代艺术与传统水墨的共通文化特质、中西文化的对接中,象征、符号等语言手法推进了理想家园、重返田园主题、观念的反思与深化,从而他的绘画,具备了当代性、步入当代水墨范畴。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106b3ebc78730859358d48a9d705d357.png
云山紫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