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快雪时晴,佳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未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约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一场快雪过后,天色忽晴,书圣王羲之看着雪霁后明亮的景致,心情愉悦,于是想起来他的好友山阴张候,就写了这张《快雪时晴帖》聊表问候。寥寥二十个字,并没有说清楚是什么事,但却让我们后人知道了千百年前有那么一场雪后初霁,其时景色甚“佳”,让书圣看了很高兴,还想到了许多从前的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BgvyIuu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QRasJ9M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Vvy1G0e
《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加微信823721174
获得《快雪时晴帖》高清电子文件
法帖原文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WPD11qy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
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释文
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WuZfExM
笔势
《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 “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XKHCIS0
书风
《快雪时晴帖》书文并茂,明代李日华撰《六研斋二笔》云:“晋尚清言,虽片言只字亦清,快雪帖首尾廿十四字中,字字非后人所能道,右军之高风雅致,岂专于书邪?”(《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九引)。而书法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用墨清和爽朗,浓淡适宜;用笔圆净健劲,顿挫起伏的节奏与弹性感是较平和的;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时敛时放,能含能拓,寓刚健于妍丽之中,寄情思于笔端之上。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Xl8Toyu
书体
《快雪时晴帖》虽短短二十余字,却显其和谐中妙合造化的意境,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前后两次“顿首”作连笔草书,第二行“果为”也作连笔。此书以圆笔藏锋为主,神态自如,从容不迫,起笔收笔,转换提按,似山蕴玉,虽不外耀锋芒而精神内涵,骨力中藏,识者有“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之评。而其平和简静,从容中道而以韵胜的书风已成为晋人之书的特色。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YHe7rFY
影响
《快雪时晴帖》与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不同,着重表现在用笔尤为圆润,提按顿挫的节奏起伏与弹性感较平和,而且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唐代李邕《麓山寺碑》与《李秀碑》(《云麾将军碑》)的体势、笔法取法《快雪时晴帖》较多,尤其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也是远祖《快雪时晴帖》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YgaKki0
递藏题跋
《快雪时晴帖》帖幅前有“廷”印,后有“绍兴”联玺,又“褚”半印。此帖唐初赐丞相魏徵,传于褚遂良。宋初为铜山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所得。苏氏世代仕宦,收藏宏富,仅此帖就有三本。米芾易得一本于苏激处,为有“褚”印者(宋代刘泾易得一本为无“褚”印者。宣和内府曾收藏此帖,《宣和书谱》著录帖目)。南宋初入高宗内府。明代由朱存良藏,后由卖画者售与王穉登,以后转手吴国廷、刘承禧。刘卒后又归吴国廷。元朝时先为张氏所有,后入元内府。其后为涿鹿冯铨所得。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Z9dUYim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进入内府,乾隆遂将此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同贮于养心殿温室内,额其室为“三希堂”。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乾隆视《快雪时晴帖》为“三希”之首,并在帖前写下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其技”,又评价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1747年乾隆又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的一百三十四件墨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ZZnOEaW
题跋
法帖幅前后有南宋“绍兴”、金章宗“明昌御览”、南宋贾似道“秋壑珍玩”等鉴赏收藏印,及清帝玺印多方。《快雪时晴帖》入元内府时,赵孟頫拜观,并在1318年(宋延祐五年)四月廿一日,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的身份,奉敕恭跋。跋曰:“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流传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刘赓、护都答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a9vKxvs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bdfaZv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BgELxiq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9MBglJupk
--- END ---
私享丨出品
喜欢这条贴子可以关注【私享艺术】微信平台,
或加微信:823721174,
了解更多艺术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