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漂”居士贾宽

(2016-11-17 15:06:55)

https://p.pstatp.com/large/11960000677f7815e352

贾宽,1973生于河北内丘,师从当代著名画家明瓒,李津。现为自由艺术家居于北京。

https://p.pstatp.com/large/119500004a777b1389c4

大将军与赤兔马  9.8x18cm

贾宽实在不像个艺术家

肤色黝黑,不时搓搓手,一口纯正的河北乡音,“我画画没啥基础。”贾宽笑着,谦恭朴实得像个刚刚进城的农民。在宽大的画案上,一摞画稿旁,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本翻得半旧的《金刚经》。这个“北漂”居士,中年转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建构一种学院体系之外的当代水墨趣味。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3231950d6092f

读书郎  9.8x18cm

从“李津的学生”到贾宽自己

贾宽的画室,挂着几张人物的小品,从人物的开脸上,仍然有启蒙老师李津的影子,画面上的人物更多类似李津的“饮食男女”,正如栗宪庭所评价的,“把日常生活的情绪转换成一种审美情趣,俗就变成了雅。”然而案头摆着贾宽的新作,终于突破了对于“俗”和“雅”的对比,找到了第三条路:画面上的人物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状态,面目上如同入定的老僧,却置于现代生活的日常情境中。“我画画就是希望能跟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以我的方式记录生活。”贾宽说。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32323d15ce0aa

读书破万卷  9.8x18cm

贾宽将自己早期作品挂在画板上,似乎有着向老师致敬的味道,而摆在桌上的新作,则可以看到他两年来在线条、语言和审美图示的突破。他的人物大多像憨态可掬的老僧,品茶、鉴宝、相马,看似传统的生活状态中不时跳脱出手机、笔记本电脑这样的现代工具,对象上的“悖时感”又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达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平衡。“有时到医院看朋友,或者跟朋友聊天时看到大家玩手机,就忍不住记录下来。”正如李津对贾宽的评价,他超乎常人的审美眼光“不是来自于理论,而是来自于直觉”。在老家一边玩着古玩偶尔临摹几张画,进京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32337e437539e

饭都不吃还在下  9.8x18cm

仅仅两年多的职业画家生活,居然让没有美术基础的贾宽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图示,“李津老师跟我说,以我的年龄重新逐个临摹肯定来不及,要选择自己擅长并有感觉的创作方式。”这个听话的学生没有进行理论和技巧上的过多尝试,而是选择了一种自己的方式不停凿下去。在接触李津的艺术之后,从老师的风格中临摹,迅速从人物的表现方式中寻求自己的语言,与李津对“雅”“俗”极致的反思不同,贾宽的作品反而以佛教徒的身份跳脱出来,以一种更加“日常”的方式接触他自己的艺术,朋友住院,他会创作一个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玩手机的形象,以这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去寻找传统与当代的日常轨迹,而那个主角却以置身事外的超然和憨厚,构成了艺术趣味的原始张力。

https://p.pstatp.com/large/119a00079887e3b6baea

行乐吹图卷  9.8x18cm

从古董商到艺术家

李津评价贾宽,“悟性很高,对造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掌控能力。他的画趣味自然,拙美里加点内秀。他视觉上的修养也较为丰厚,尤其对中国艺术的高古部分有不错的眼力。”对高古审美的判断,就来自于古董商的本行。这次职业转型,无疑有巨大的挑战,这种动力也来自于李津。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3237f05b615b5

今朝有酒  9.8x18cm

如果不是学画,贾宽应该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古董商。刚参加工作时,贾宽在邢台一家信用社工作,因为喜好古玩,他就在营业厅里挂起“收购古玩”的牌子,“结果被领导批评了,索性辞职专门做起古玩生意。”在邢台的古玩圈子里,贾宽迅速成为一个“名人”,因为他不仅眼力过人,更是直接尝试邢窑的仿制,贾宽仿照古代技术建造了第一个现代的“邢窑”,“我们那里是邢窑的出土地,可是没人能烧出来,我就决定自己研究。”贾宽租了个院子,在院子里建了一个窑,将收藏的邢窑反复研究,终于烧制出现代的仿邢窑制品。“那时据说有人从我这儿买了仿制品,在外边卖了几十万。”贾宽笑得有些无奈。

https://p.pstatp.com/large/11920003239464d01fa7

九九天寿图  9.8x18cm

因为贾宽的名气,很多北京的艺术家找他买古玩,其中就有李津,开始他只知道这些人是画家,混熟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古玩这些千百年的东西,价格常常卖不过这些画,为啥?”有时艺术家也会用作品置换古玩,他就开始这些作品,看到贾宽的好学,李津就开始正式教他作画。正如前文所说,李津没有让他从最基础的课程学起,一是因为年龄上来不及,二是因为贾宽对古玩之美的直觉。他迅速找到绘画作品中的高古审美情趣,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前年,他决定放弃家乡经营多年的古玩生意,跑到宋庄租了一件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几乎所有的同行都不相信我这么大年纪还能靠画画吃饭,有老朋友老打电话说你就是古玩虫回来干本行吧,好多人等看我从北京混的光着屁股回家哪,但我就要做出点样子来。”贾宽的乡音中充满着倔强。

https://p.pstatp.com/large/11150001ac29adc45485

你还吹哈  9.8x18cm

从创作到修行

家乡的一间屋子里,还存着贾宽的大量收藏,前段时间回家时,他发现有人趁着下雨敲门进去,古玩被扫荡一空,“我甚至能猜出谁做的,外行人不知道这些的价值。只是现在主要搞创作,不愿说了,看来这些东西真的不属于我了。”贾宽有些淡泊。

与佛教结缘,还要追溯到他在信用社上班的时候,有次下乡遇到大雨,只好躲进路边的寺庙,不料当时著名的净慧长老正在寺里访问,两人偶遇,居然就再禅房中侃侃而谈,净慧长老所倡导的“生活禅”让贾宽顿觉受益,那次初识,贾宽就成为皈依弟子。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7d522f77b91cb

牛  9.8x18cm

“真正的修行就是从生活中来。”贾宽不住地说,他没有像一般佛教徒那样吃斋念佛,在禅宗看来,“平常心是道”,“把平常心体现在作品中,每个作品就是一个生活片段,也就是一次修行。”贾宽说。

如果不到他的画室,很难想象他除了创作常见的人物系列,还有风格截然不同的山水。他的山水作品显然承载了更大的创作野心,与人物创作的多彩不同,贾宽在山水的创作上采用了纯墨色,用极细的横向墨线,累积成一座座山峰,以留白勾勒出水流,苍茫中孕育着细致,与人物的小情趣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气质,很难说哪个是真正的贾宽。

https://p.pstatp.com/large/11160007d53fb9ae4688

平沙落雁图  9.8x18cm

贾宽的山水作品创造出一种脱胎于高古气息的当代水墨形式,聊天中,我以一种学术探讨的方式发问,希望找到这种语言的源头,贾宽却说,“我们那边属于太行山脉,山上树木很少,都是露出来的石头,那个风化的纹理就是这个样子,我就这么画。”这种横向墨线的创作方式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他好像没有把这个问题当回事,“慢慢画呗。”开始北漂生活的贾宽,并不想因为生活压力完成作品的生产,也有一些人想“承包”,“一年给我多少多少钱,或者给我房子和车子,我不干,做了那么多年古玩生意,我要真很喜欢钱就不会转行做这个了,现在生活没有什么压力,把画画好是最重要的。”贾宽说这些时,仍然带着那种质朴的倔强。


-END-

特别鸣谢

著名画家贾宽先生

本文由私享艺术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务及投稿微信

823721174

艺术家推广丨艺术品收藏丨艺术品拍卖丨视频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