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205188-7fc687bc15fad3a1?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经验丰富的综艺制片人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口中总会念叨着一句圈里不传之秘的顺口溜“与我相关,有人可圈,我很想看”。这句话的核心之处是在于:基本上涵盖了现当代用户在收看视频产品时,最主要的几个核心诉求:要么有用,要么相关,要么有趣。
“孩子”在综艺选题中总会是一个讨巧的大热选题。因为娃们基本上总可以横跨“相关、有用、和有趣”这三个方面——所有的观众都有自己的童年;绝大部分的观众都会与“教育孩子”这个话题产生关联;大部分观众都希望能用最科学、最正确的方式陪伴自家孩子逐渐成长;即便以上全都不怎么在乎的观众也通常不会抵触看着萌娃在屏幕中可爱的样子。
所以这几年来,亲子类综艺节目在屏幕上持续火爆。
https://wx2/large/0068CltWly1fmdpn5uvxvj30c209c45y.jpg
最近,腾讯视频独播,乐颂传媒出品制作的《不可思议的妈妈》第一季逐渐接近了尾声。“萌娃”和“年轻妈妈们”带来节目情节的“有趣”,这一定无需赘言,有目共睹。节目中孩子们的撒娇耍赖,共同成长,妈妈们的无奈、欣慰,教育思路,一直频繁出现在各种广受关注的平台话题榜单上。
抛开节目引起的话题关注热潮,单看获得的相关数据:节目播出11期的播放量8.87亿,单期播放量近2亿。根据骨朵传媒数据显示,《不可思议的妈妈》开播后首周播放热度排名第二,其中,女性用户占比62%,本科以上学历用户占比74%,35岁以下用户占比90%以上。
“高学历”、“高购买力”、“女性观众为主”,这些关键词往往意味着“高含金量”和“高传播力”,这也是各个平台想要主打的一批受众。他们具有极高的人文素养、审美水平和情感诉求,因此《不可思议的妈妈》能打动他们的不仅仅是“有趣”,而更多的是靠“多元化教育方式讨论”所带来的思辨性和具体方案的提供,打动并留住观众。
一、
实际上大部分家庭所面对的亲子教育问题,角色主体都跟现在市面上“亲子综艺”设计的角色主体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普通家庭中,爸妈不是明星。第二,生活里,孩子不总是节目中的“可爱天使”。第三,爸妈在日常教育中的真实感慨,也不总是“孩子真萌,真懂事”,而是更贴近嘉宾何洁在《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感慨的“孩子是一半天使,一般‘恶魔’的结合体”。
https://wx3/large/0068CltWly1fmdpnopbthj30ce07itdn.jpg
《不可思议的妈妈》的嘉宾选择了七个截然不同的家庭样本,分别是:单亲妈妈何洁和儿子七宝,二胎妈妈叶一茜和儿子小亮仔、新手妈妈郑希怡和女儿浸浸、服装设计师妈妈蒋丽莎和她的“萌娃团”、企业CEO妈妈王潇和女儿问问,也有跨国婚姻妈妈马新欣和她的混血双胞胎。以及第8期节目汇合的懒人育儿式妈妈周明艺和儿子周嘉诚。
我们注意到,这个组合的搭配模式是三位素人妈妈搭配四位艺人妈妈。这些妈妈们的社会角色和面对的生活状态截然不同。她们的身份标签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如:“跨国婚姻”、“创业者”、“全职妈妈”、“明星”等。这些不同的社会角色更加贴合当下时代万千家庭所面对的真实情景。
节目中,七宝主动想要给小伙伴拿橙汁喝,他负责拿着大桶橙汁,妈妈何洁洗杯子。七宝不小心在厨房摔倒。同正常小孩子一样,七宝摔倒第一时间就是用哭声来表达“希望妈妈来扶”,可惜何洁却无动于衷,边洗杯子边说:“怎么了,你摔了,站起里就好了呀”,看到妈妈的坚持,七宝自己站起来后明显情绪就不好了,一边拿着橙汁一边玩厨房的抽屉等着妈妈。这时橙汁又掉了,此时的七宝明显用撒娇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何洁说:“捡起来快,不要哼哼。”七宝用娇滴滴的带着哭腔声音说:“我拿不动……”。相比刚才,何洁此时的态度更加坚决,要求七宝自己站起来;在“妈妈变小了”环节中,当妈妈“掉进娃娃机里需要拯救”时,躲在一边的何洁也一直坚持远程引导,让七宝独立完成挑战……
https://wx3/large/0068CltWly1fmdpo0g655j30am06fdjl.jpg
https://wx3/large/0068CltWly1fmdpo4yro7j30ag05y77u.jpg
在这个事例中,何洁提出的“独立意识教育”就获得了很强的观众共鸣和认同感。从这些对于育儿问题的共同探讨中,观众感知到的不是“明星何洁带孩子”,而是“妈妈何洁的教育思路”。——节目中每个妈妈都提供了这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话题探讨,并没有明显的“明星妈妈”和“素人妈妈”话语权划分。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这种完全平等的节目比重形成了真正的“星素结合”制作方式。“素人母子”是同样重要的节目内容推进者。
二、“有趣”节目何以更“有用”
《不可思议的妈妈》节目中,内容结构主要采取的是“亲妈带娃 成长营共同成长 弱任务细观察”方式。
这种节目逻辑设定包含着深刻的对于“育儿问题现实解决方案”的思考。首先,“带娃”这个家庭任务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般情况下,主体并不是之前大量节目中使用到的“爸爸”、“爷爷”这样的男性家庭角色,年轻人在生活中对于“亲爹带娃”这个话题大多数也都是时调侃的语气,可见,这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
即便是“亲妈”,第一次带孩子也都是“新手上路”。初学乍练,难免会“手忙脚乱”。所以才会产生众多对于亲子教育话题的讨论和关注,妈妈们才会产生困惑。在这个阶段,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面对的问题都不尽相同,现实情况是很难通过单一综艺节目,就能够提供出一个万金油型的具体解决方案。年轻的父母尽管已经足够用心,但是能够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家娃切实“亲子教育方案”的就得学会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共同成长”。
https://wx1/large/0068CltWly1fmdpokg10uj30bv06xtco.jpg
《不可思议的妈妈》节目形成的“亲妈带娃 成长营共同成长”内容设定正是源于这种育儿思路。妈妈带着孩子,在一个节目组设定的情景中,共同面对问题、解决出现的问题。
总司令妈妈——蒋丽莎,是一拖三带着孩子来参加节目的。之前一直跟儿女强调不可以吃别人给的东西,但是自己不在他们身边时,孩子们就仿若脱缰的野马,毫无顾忌的吃零食。试探性的问孩子用动物形容自己,自己是什么动物,没想到大儿子陈璟逸居然说妈妈是老虎!让蒋丽莎顿时傻眼。还有新手妈妈郑希怡,在身体、精力的双重打击下,郑希怡开始反省自己,并深夜求助同为人母的闺蜜应采儿讨教育儿经。先是感慨自己完全搞不定孩子,“我今天真的受不了,她哭了很久很久。”最后应采儿一句“她其实是在找依赖,然后你是她唯一的依赖”一语点醒郑希怡。让郑希怡直言自己太不了解女儿,“我觉得需要成长的人是我,我前面的路很长,我要坚持下去,我要进步,我要让她从我身上得到安全感。”
https://wx2/large/0068CltWly1fmdpotb6yfj30br065mzi.jpg
这种具体方案的提出和启发,蕴含着真金白银高信息量的育儿思考。满足了“高端”观众对于“高思辨性”的综艺内容诉求。平衡的是“有趣”和“有用”这两种内容价值方向。对于“不会总被‘有趣’所吸引”的“成熟”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粘性和吸引力。
配合这“高思辨性”内容,节目的整体拍摄思路采用了“弱任务、细观察”的设定特点和拍摄手法。并不要求妈妈和孩子完成充满着戏剧化和高难度的节目任务,着重把描写的笔触放在“观察”孩子细腻的反应和行为特点上。年轻妈妈们很容易在同样童真的孩童反应中,找到对应自家孩子的共通点。在对比节目中妈妈们提供的不同育儿思路,找到更实用的自己孩子具体教育方案。
“是否提供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衡量一个“有趣”的综艺节目是否“有用”的关键点。也许也正是《不可思议的妈妈》能够打动观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https://wx2/large/0068CltWly1fmdppn121gj30aq078790.jpg
这档小体量级的亲子综艺之所以圈粉是因为:用“有趣的节目”,提供“正确的育儿思路探讨和具体方案的建议”,切实解决垂直相关群体的具体问题。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双高”观众的高忠诚度,实现产品的成功。
这个严谨链条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社会效益,同时也有这非常强大的经济效益。这会让奶粉、童装、儿童食品等垂直品牌,直接通过节目,与“高学历、高购买力”的妈妈们产生直接的联系,切实转化为购买行为。同时节目提供的“正确有效的方案”,甚至会直接关联到合作品牌的“品牌好感度”。
本季《不可思议的妈妈》已于昨日收官,我们记住了节目中可爱的妈妈和孩子。更重要的是,当节目观众看向自己身边正在玩闹的孩子时,应该多多少少会有所收获。第二季目前也在筹备中,相信不会让我们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