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作者 |
何流
本文为学院专栏作者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http://s1/bmiddle/0068CltWzy6UCZFkjwQ10&690
首先,个人表示充分理解节目组在第二季里主推的“回家”概念,想主要针对国内的美食。但是这是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强项,它恰好不是谢霆锋的强项啊。众所周知这档节目名字里都带了个“锋”字,可以说谢霆锋对节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目组大概是觉得第一季在国外跑了不少,但是这第二季画风骤变,也着实让观众有些诧异。作为港台艺人,加上从小在国外长大,谢本人的气质和第二季目前呈现出的节目内容是一种并不太和谐的“混搭”。这是笔者想要吐槽的第一点。仅从这一点来看,第二季的策略就值得斟酌。
其次,节目定位我之前认为它是混搭,实际上第一季尽管也有瑕疵,但混搭的还算不错。比如和范冰冰在巴黎扮演一日恋人那集,简直可以当好几档节目来看了。
最后还得说说这档节目的嘉宾选择。尽管真人秀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综艺节目对明星的依赖度要更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适合真人秀的,也就更不是都适合十二道锋味了。节目组想学习其他友台的先进经验,安排不同代际的明星搭配组合思路是不错的。但是这么做需要考虑到一档节目的整体效果和风格。比如前不久刚播出的《偶像来了》,尽管让老中青几代女神同场亮相的概念很丰满,但节目最终呈现的现实却很骨感。选适合的嘉宾,这其实和电影电视剧选角的套路是一样的。这一点也希望节目组能加以考虑。目前看来,虽然节目不再那么依赖于谢霆锋的个人魅力,而是组成了所谓的“锋味家族”。但是羽泉、陈伟霆、马苏、佟丽娅的组合真心很奇怪,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下江苏卫视当年的《花样年华》是怎么组合的
此外怎样让节目内容本身带出更多看点,是节目组需要考虑的。从第二季这两期第来看,真人秀的意味更多一些,但是对各个明星的人物形象塑造并不到位。其实节目组给嘉宾的体验时间应该是足够了,只能说节目组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总结。但这归根到底又回到了节目自身的定位上来。如果是要做真人秀,那就坚定走下去。观众其实更多的不是要看谢霆锋做一道北京烤鸭出来,试问他做的再专业能比得过那些大厨吗?不太可能,那其实观众更多想看到是这其中的过程,明星嘉宾的个性表现还有他们之间的互动。准备食材到最后完成一道菜,里面体现出的付出与情感。就像观众爱看《爸爸去哪儿》也并不是为了看明星爸爸怎么带孩子一样。所以,节目组有必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的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这一季的《十二道锋味》总体上失望多于惊喜,在当前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可能陷入瓶颈期的形势下,它能给浙江卫视带来的确实很有限。看来湖南卫视在真人秀制作上的经验仍然无人能敌。这也再次证明了,在中国打造一档“现象级”的真人秀究竟有多难。
http://s8/bmiddle/0068CltWzy6UCZy1XO70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