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凝心铸魂锻造精神之脊立德树人构筑文明高地
(2022-09-23 08:37:48)
近年来,白银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上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城乡并重、统筹推进、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构建“五大”体系,以创新理论指引前进方向,以惠民政策护航基层发展,以多元文化浸润百姓生活,以典型培树引领时代风气,唱响了凝心铸魂、立德树人主旋律,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以规立德,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完善“市级抓统筹、县区负主责、乡镇强示范、村社重实施”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市县两级中心建设指导组成员单位扩充至35家;建立了“每月例会、清单管理、联系挂点、定期通报”等一揽子管理机制,部门联动、队伍联抓、阵地联用、活动联推的工作局面已然形成。截止目前,全市5个中心、78个实践所、832个实践站已基本实现“五有”标准化建设。按照“党员干部树先锋、重点行业供人才、乡贤模范聚民心”的组建思路,组建“8+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100多支,志愿者25万余人,依托949家服务阵地开展活动10.8万余场次。
二、以文育德,打造宣传教育体系
用足“三级”宣传阵地,开展“微宣讲”,推出“板凳小会”说党史、“经典荟萃”看党史、“红歌飘飘”唱党史系列活动;开展“声势讲”,以“文艺+宣讲”方式,开展宣讲大赛、合唱比赛等系列活动;开展“百姓讲”,组织老党员、老村长、老模范讲述革命故事、发展故事、文明风尚。打好红色文化品牌,打造以红军会宁会师为龙头的红色主题教育旅游线路6条,深入开展红色故事“六进”活动,组织创编了《十谢共产党》《拥军民谣》等一系列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增强生活场景体验,以习近平金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明新风等为重点内容,打造主题广场、家风家训馆、文化长廊、景观小品等1500多个。激发传统文化活力,以“我们的节日”为统领,举办了“五月槐香节”“六月枣香节”“七月荷香节”等系列主题盛会。疏通传播渠道,推广应用“河畔好声音”工作模式,建设“码上‘德’到”综合性宣传平台,面向群众推送白银“好声音”“好榜样”“好服务”。
三、以评弘德,构建评价引领体系
推进典型培树,持续开展“三创”(文明村、文明镇、文明家庭)“五评”(五星级文明户、好儿媳、
好公婆、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活动;增进比学赶超,持续实施“三晒三比三赛”(晒三风、晒荣誉、晒整洁、比发展、比健康、比贡献、赛体育、赛文化、赛技能)乡村文明行动;设立“孝道文化墙”“凡人善举榜”,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善治。完善激励机制,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道德银行”,制定道德积分抵扣商品、兑换服务等优惠政策,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强化日常管理,落实《白银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集中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准确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四、以行树德,培育实践养成体系
加强道德教化,围绕“四德”建设核心任务,开展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典型人物巡讲活动,“我为祖国点赞”主题演讲比赛,“网上祭英烈”“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展播活动;整治突出难题,实施“五大”治理行动(治理不文明行为、治理网上失德行为、治理高价彩礼、治理大操大办、治理不文明祭祀);推广精准服务,建立网格员征单、村社报单、镇街领单、中心派单、服务队履单、群众评单“六单”工作流程,组织实施“百场活动下基层、千支队伍进农家、万次服务暖民心”工程。做大服务品牌,按照“一乡镇一品牌、一村社一特色”的标准,打造文明实践活动样板45个;建设“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集市”,定时、定点、定向为基层群众提供“矩阵式”服务;强化活动指导,推行“送+种”服务模式,结合职能部门联系挂点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四下乡”活动。
五、以治明德,夯实基层治理体系
严格落实《白银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意见》《白银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构建党建引领“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推广应用“13342”工作方法(一限、三诺、三覆盖、四带头、两处理);组织全市行政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将遏制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不讲排场、不相互攀比等内容涵盖其中,并在显著位置上墙公布,将村规民约“小章程”变成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硬杠杠”;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禁赌禁毒会“一约五会”议事管事功能,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三大机制”,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明确红白事办理流程、标准,限定彩礼数额,红白事开支大幅缩减;建立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规定红白事宴请人员和数量,为党员干部定标准、亮底线。
来源: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