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我的博客#(三)
| 分类: 其他 |
日历记录时间的流逝,博客则留下时间的痕迹。在流逝与记录的抗衡中,这些散落在博客里关于时间与记忆的结晶,帮我重塑了线性时间,在时间的纵轴上与过往的自己重逢,借它沟通过去与现在,提醒自己完善自己。
七年,记忆
书写博文,成为我唯一坚持七年、从一而终的一份热爱
363篇博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远足、近游、境外、摄影、情感、父母、读书心得、零碎念头、节日假期、心情说说、新冠疫情等,何啻[chì] 于 记录,更是记忆的备份、思维的备注、阅读的备忘。打开新浪博客,步入自己的心灵花园,在自己构筑的纯净天地里静享时光;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陶冶心智提升写作。在这里,展现一个完整的真我,内心丰富、情感细腻,温暖向善、童心常驻、多愁善感、不甘平庸的自己。
自2015年7月30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第一篇博文至今,不经常或经常、间断或每天发表,最初多为与旅游、外出相关的题材,后来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每一篇博文更像疫情日记、心情日记,而旅游内容的博文都是“旧事新提”。
自新冠疫情开始至今,博客都在登录状态,在太多的“非必要”时期,新浪博客是我最安全的必要的生活空间。对于某些重要时政新闻我把它当成备份工具。五月发表的多篇博文,完整记录了今年第三波奥密克戎疫情的始末,从新发病例到辖区静态管理、咫尺间矗立的防范区隔板、接连十一次核酸筛查,并将每天的疫情更新消息收录其中。解除静态管理、管控区解封的次日即六月一日顺畅发表的《蓝色忧郁》居然被管理员删除。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疫情日记将成为用自己文字记录的新冠疫情历史。
尽管两个月来看到一系列异常情况却从来没想过它会被关闭,竟然好几次心存幻想,某一天打开博客页面时恢复到自己颇费心思设计的页面,或者页面设置按钮重现再重新制作,这个幻想宣告破灭。
现在的博客状态,除了外观和功能模块的变化,还有发表的博文有时被列入私密博文,对外只显示14天内发表的文章,我并不在意这些,写是为自己而写,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写
。
如今,简易、快捷、动感、直观的短视频、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盛行,但是对于我来说,更享受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方式,因为文字会让我沉静下来,可以让我把想说的事,想表达的内容或逻辑梳理得更加清晰。时间是记忆的橡皮擦,并且大脑的记忆容量原本有限,新的记忆也会“挤走”旧的,正是保留的图文记录,完整还原当时的场景,再翻看的时候,一下子被“拽”回曾经的情景,回到当时、当地,文字弥补了照片表达的不足,还有小的细节。当然,翻看重读时也会发现自己曾写下的有些文字幼稚甚至可笑,但是我从来不会后悔把这些文字真实记录,因为那就是那个时候自己的思想或状态,能在过后发现自己的幼稚也证明自己在成长。
—— 新浪博客,深深不舍
图O
曾经的博客主面背景消失了
图一
2018年11月6日《珍惜&收藏》截图
第一次在ipad上横屏截图,比电脑、手机截屏有布局感
图二
另一博客
图三
图四

现在的主页背景
图一 2022年6月27日
图二 2019年10月4日
图三 2020年5月23日
图四 2021年1月24日
===结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