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561721546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大美洛阳:伊川三峰寺
(2018-04-30 06:40:44)
标签:
大美洛阳
伊川旅游景点
伊川寺庙
江左三峰寺
三峰寺
分类:
伊川旅游景点
偶从河洛文苑中作者大河东去的文章《伊川三峰寺记》中获悉,伊川江左镇塔沟村的三峰寺自然村有古寺三峰寺,遂决定利用休息日前去探访。这次探访深山古寺,恰逢下着中雨,也算是一路泥泞,一路凉爽。
从洛阳出发,先至伊川县江左镇,镇上有著名的汉武大帝塑像。据传,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到中岳嵩山封禅拜祭天神,回程走秦郑古道路过江左,见此地山清水秀,风光赛江南,不禁赞叹道:“江左风光,不过如是”。由于汉武帝的称赞,伊川登封以西这个地方就也称江左,就是今天的伊川江左镇的来历。
接着折返走一段江彭线,拐弯北上,通过乔村,穿越郑少洛高速,从尹湾水库大堤通过,过东官庄村,一直沿着山村公路至三峰寺自然村。沿途欣赏古槐,参拜小庙神仙,欣赏田园风光,亦令人心清气爽,心旷神怡。在三峰寺村的村边,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山泉水,此泉水清澈甘甜,喝起来口感极佳。此后,我们到村北部,沿着山间的一条土路,一路泥泞,一直走到路的尽头,就到了三峰寺。
三峰寺位于三峰山
三峰山南麓,面南背北,三面环山,风景幽静。
三峰山乃万安山系,位于偃师市与伊川县交界处。相传因三山相连如笔架,亦称笔架山。当地人习惯称中峰为“羲皇”(伏羲)、东西两峰分别是“神农皇”与“女娲皇”,故又称三皇山,后来改称三峰山。
三峰寺又名朝阳寺,
建于何时,已无文献资料考证。据寺院保留下来的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 (1770年)的《重修三峰山山门碑记》查证,碑文证明了三峰寺原名为朝阳寺,而且还是少林寺之下院。古时登封少林寺有七十二下院,朝阳寺(江左镇原属登封县)是其中之一。登封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由此可以推断三峰寺创建于少林寺之后。三峰山的祖师庙遗址中有巨大八棱砂岩石柱残件,风格酷似唐代制品,这说明三峰寺应该建于唐代,甚至更早些。
自北宋以后,战乱频仍,交通不便,善信游客渐少,寺院日趋没落。此后,历代民间多次修缮,寺院仍能维持运转。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山门。
据村里老人讲,当年寺院规模壮观,最前面是一座硬山顶式殿宇山门,也是天王殿。门前有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蹲在门前,守护着寺院。山门青砖灰瓦,殿三楹,内所造弥勒佛及四大天王像。
山门后是大雄殿(百姓俗称佛爷殿)。殿宇三楹,与山门相似,亦为硬山顶式殿宇建筑,但比山门高大宽阔,墙壁也厚得多,木格门窗精致典雅。大殿房顶兽吻飞甍,正脊的邸吻兀立,殿内古木大梁及椽子、柱子上都是彩绘画,灿然绚丽。殿宇内塑造着三尊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是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两侧还有阿南、迦叶二尊者侍奉。佛像塑造的惟妙惟肖。
山门后与大雄殿之间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左钟右鼓,巨钟两人才能勉强合围,钟声一鸣,远近可闻,在山间回荡。鼓大数尺,咚咚作响。寺院晨钟暮鼓,蔚为壮观。
大雄殿后是三口窑洞。中间窑洞送子观音洞,供奉着送子观音像;左侧三教洞内塑造着老子、释迦牟尼佛、孔子像;右侧三皇洞塑造着三皇伏羲、神农、女娲的塑像。
寺院大雄殿与窑洞之间的东西两侧还有观音殿、伽蓝殿,均为硬山顶式殿宇建筑。东边观音殿塑造着观音彩像,一首拿杨柳枝,一首持玉净瓶。两侧金童玉女立像,金男是善财童子,玉女是龙女;西侧伽蓝殿,供奉着关羽,手捋长髯,阅读春秋,两侧关平持青龙偃月刀,周仓手捧官印侍奉。
寺院东西两侧是一排排厢房,是寺院僧众居住、习法修行之所,约百余间。寺院及周围山上古柏参天,郁郁葱葱,有数百棵。大者两人都抱不住,比洛阳关林庙的古柏还要大。历代古碑刻二十余通,错列林立。
窑洞后是土地。寺后有河,曰寺后沟河,由山上的泉水汇流而成,原来流水潺潺,近些年已经断流干涸。寺院兴盛时,僧人们还筹资修通了从寺院通向偃师大口南牛心山的山张道路,极大地方便了百姓通行。
寺院东南塔沟村的山岭上有一处塔林(俗称和尚坟),塔沟村因此而得名。塔林占地七亩,塔密密麻麻,大小不等,安葬着众多的僧人。寺院前一里许有台子地,为唱戏场所,建有舞楼。寺院前河边还有一所韭菜园,占地一亩多。
可惜的是1958年破除“四旧”,三峰寺被拆除。铁钟被用来炼钢铁,古柏木料砖瓦用于建设,古碑垫在村学校地基。如今学校早已搬迁到别处,但废弃学校教室的古木大梁和墙壁上的古砖依然保存完整。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信众筹资重建寺院。在寺院原址上建筑了一座佛爷殿即大雄殿 ,塑造了神像。三口窑洞为原来建筑,中间窑洞为无生祖母洞,塑造着送子观音及观音菩萨像;左侧三教洞塑造有老子、释迦牟尼佛、孔子像;右侧三皇洞是青龙、黑龙、黄龙三龙塑像。院内种植了数十株柏树,虽然还不粗壮,但也郁郁葱葱。寺院的北部建有三座道教建筑。
寺院还有一通嘉庆七年(1802年)的《重修关夫子庙北碑记》,但可惜字迹难以辩出。今天塔沟村及其自然村三峰寺村还有两棵古老的槐皂角树。
今日的三峰寺不论建筑规模还是风格与古时都大相径庭,远无法媲美,希望加大保护力度,及时进行修缮,使千年古刹早日焕发出昔日靓丽恢弘的风采。
江左镇汉武大帝塑像
古槐和村头小庙
江左镇东官庄村头小庙
江左镇三峰寺村楸树花开
江左镇三峰寺村古皂角树
江左镇三峰寺村村北进山泥泞小路
远处看到三峰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大美洛阳:伊川温氏民居(省保温沟古宅)
后一篇:
大美洛阳:嵩县伊尹祠(省保 元圣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