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方言名词例释
标签:
大同方言名词 |
分类: 说文解字 |
大同方言中的名词与当今普通话亦有不同,由于受地域传统文化和方言语音的影响,产生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词。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展示其汉语多元性与丰富性的同时,为探求古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圪独】就是拳头。例:“把圪独攥紧点儿。”
【肋巴条】肋骨。例:“你养的羊太廋,肋巴条都露出啦。”
【砘轱辘】播种时用来压实垄沟的农具,由三个石头轮子组成。例:“这个砘轱辘挺沉的。”
【耧】播种的农具,由耧兜、耧铧口、耧辕等构成,牲口在耧辕里驾着拉,后边人扶着把手不停地摇晃,使耧兜里的种子在震动中顺着铧口落入垄沟之下。例:“用耧耩谷子。”
【耩jing田】播种。例:“今儿前晌耩田去啦。”
【连枷jian】当地的一种农具,枷读jian,轻声。由4到5根一米长的木条捆绑在一起,然后装在一个长柄上,用来拍打农作物。例:“两个人用连枷对着打莜麦。”
【板车】由木制的轮子和车架组成。例:“赶着板车拉豆子。”
【耧地】第二次以上锄地曰耧。例:“这块谷子耧地几遍啦?”
【事宴】特指红、白喜事。例:“这会儿办事宴都到饭店去,可省事哩。”
【干哕yu】欲吐不吐之状。例:“这两天老干哕。”
【大襟】老式衣服斜开的前襟。例:“带大襟的棉袄没人穿喽。”
【圐圙k lüè】用土夯而构筑的四方墙。例:“这圐圙够大,能圈好多羊。”
【铁丝】专指炒菜的铁铲。例:“拿铁丝铲块黄糕吃。”
【老人】当地的专有名词,指上了年纪的女人。例:“这个老人可精神哩。”
【块垒】一种主食,将土豆蒸熟擦成丝,放入莜面在锅中炒成抟状,即可食用。例:“他很爱吃莜面块垒。”
【抿八股】土豆磨为细泥状,加入莜面搋成软面团,用手掌在特制的抿面床子上使劲推,一节一节的面便从窟窿眼落到锅里的水中,开几开捞出拌上佐料即可食用。例:“冬天吃抿八股正好,一碗下肚浑身发热。”
【摊黄儿】小米面调成糊状,用勺擓到锅里烙成的圆饼。例:“早饭吃摊黄儿。”
【麻圪盐】把胡麻籽炒熟,磨成粉末过箩,加盐蘸着吃。例:“稠粥蘸上麻圪盐可好吃哩。”
【白面跌鸡蛋】把面团擀成寸把宽的长条,然后撅为面片,再卧上鸡蛋,即为一种简单的食物。例:“村里日子不宽裕,白面跌鸡蛋也是好饭。”
【莜面顿顿】莜面擀成片状,撒上土豆丝或胡萝卜丝卷圈儿,切成段,上锅蒸熟蘸盐水吃。当地又戏称“讨吃行李卷”。例:“吃莜面花样多,莜面顿顿可省事哩。”
【碌碡liù zhou 】碾压农作物的工具,用青石雕凿成的大圆磙,由牲口拉着走圆场,把谷类等粮食碾压下来。例:“碾谷子就数碌碡快。”
【照场】过去农村生产队秋收时节在场面盖有小房,设置专门人员照看,以免粮食丢失。例:“夜里照场一宿不能睡觉。”
当然了,大同方言中的名词远不止这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些名词逐渐消亡了,但也衍生出一些新名词,这也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