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标签:
忆旧过年剃头 |
分类: 轶闻旧事 |

本文刊图来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过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进入腊月后,一系列的前戏便登场了——“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还有一项这首歌谣没有提到,那就是个人的清洁卫生,在我们老家有“二十七,洗秽气”之说。当地认为一个人的头脚,对过年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在腊月二十七要剃头、洗脚,这样才能干干净净过大年。
小时候不爱剃头,听到剃头就犯怵,躲得老远老远,甚至跑到街上藏起来。可能是剃头刀有点钝,抑或是热水没有将头发闷软,刮得头皮生疼,至今记忆犹新。
我的头大多由母亲来剃,偶尔父亲也给剃过。父亲下手重,母亲下手轻,从感觉上来讲,更愿意让母亲来剃头。
先在灶上烧一锅热水,母亲舀到脸盆里调好水温,我弯着腰双手摁着盆沿将头伸进水里,母亲一边撩水一边揉洗头发。这时候的水温很重要,太烫不行,温度稍欠又闷不软头发,剃刀在头发上打滑,落不到发根儿上。即便使劲儿能剃掉头发,但头皮被刮得生疼,难以忍受。只有水温恰到好处,刀落之处头发才能轻捷而下。
要说剃出的发型实在不怎么样,就是个盖儿头——头顶留着头发,两鬓及后脑勺刮到头皮发青,看上去就像鸡冠似的,甚至还不如鸡冠好看。
每到腊月二十七这天,母亲就喊我和弟弟来剃头,我会找各种理由推脱。母亲会说:“你们不是盼过年吗?过年就得剃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啊!”“我的头发不长,过了年再说吧。”“啧啧,这可使不得哟,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哪能为你剃头将舅舅的命搭上,不剃那儿行呀,快过来!”望着母亲庄重的神情和严肃的语调,不再吱声了,乖乖就范,呲牙咧嘴地坚持到剃完。
上了小学以后,过年还是由母亲来剃头。这时的我朦朦胧胧地有了些许审美能力,到了要好看的年龄,总觉得母亲剃的头不好看:头顶正中的那个鸡冠很别扭,鸡冠的边沿只能剃成断崖式的直茬,不像理发推子顺着头型理成循序渐进的头发茬。心里想,这样的发式还不如原始人,索性披散着多好。
回头看也挺有意思,当时的那种鸡冠头现在满大街都是,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发型。在感慨之余又有点纳闷,这就是时尚吗?半个世纪前的乡野之地因没有理发推子,不得已用剃刀剃出的粗糙且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发式,经过半个世纪的轮回,竟然登上了大城市日新月异的美发殿堂,是审美出现问题了吗?显然不是,好像有人对时髦提出过看法,三十年前流行的东西,三十年后就是时尚。原来审美也在轮回啊!
现代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然,自然也是一种简单,据说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有艺术价值。照此推理,用剃刀三下五除二削发,比拿着推子和剪刀精心修剪,既快捷省事,又体现出美发的艺术价值,施者、受者均愿意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父亲的朋友送了一把理发推子,从此我与同伴学着互相推头,逐渐地掌握了理发技艺。再后来,上了中学、高中、大学、参加工作,成为同学和同事的业余理发师,直至退休。
当然了,过年剃头一直是相互理发。
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好穿好已是老百姓寻常的日子,人们感觉天天在过大年,年味儿逐渐变淡——用不着囤积食品,等着过年吃;用不着购买新衣,等着过年穿……唯有理发,大家还在遵循着老理儿,剃头过大年。男子剃头,女士烫发,成为春节前必须完成的美容项目。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件,让人们无法完成剃头过大年还是第一次遇到。
去年腊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横行,让人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但大家相应政府号召,呆在家里不外出,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这样一来,庚子年春节的剃头也就搁浅了,只能蓬头宅在家里。
面对镜子中凌乱而掩耳的长发,不猧不魀,煞是不快。想一想还是自己来吧。尽管替他人义务理了半辈子的发,还不曾想到为自己理发,今天就试试。
说干就干,找出理发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盘点剃头的家什,好在器具还比较齐全,有手动的——粗齿的、细齿的;有电动的——普通电推子、七段式带标尺电推子。工具不少,再说凭着自己半生的理发经验,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乎裹上围巾,选用带标尺的电推子,插上电源对着镜子,先从两鬓下手,这是理好发型的关键所在。随着电推子悦耳的嗡嗡声,同时不断地调整手势,一撮一撮的头发缓缓落了下来,所触之处露出整齐一致的短茬。嗨嗨,看来能行!
理到半截儿,遇到一点麻烦,近视眼看两鬓行,稍往后就盯不住了,再说也不能戴着眼镜理发啊!
总不能就此撂下,按照过往的经验下推子,一手握推子,一手摸长短,右边用右手持推子,左边用左手持推子,若有参差不齐的头发茬儿,回手找齐。
不一会儿理完了,镜子中的形象焕然一新,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剃头成功了!其效果还真出乎意料。庚子春节的剃头没有落下,也是肇始自我理发的元年。
辛丑年即将到来,自然不愁没法儿理发,“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拿起推子对着镜子,操作起来不是自夸,娴熟之中体验出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电推子的嗡嗡声就像愉悦的迎春序曲,令人美滋滋、乐融融,怡然娱心中完成了理发。喟叹中,走向又一个春节。
……
得了,有钱没钱,剃头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