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2017-10-23 21:29:48)
标签:

历史

陕西巷

上林仙馆

赛金花

小凤仙

分类: 轶闻旧事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北京前门外有一条小巷,名叫陕西巷,如今的陕西巷看上去并不起眼,和京城里的普通胡同一样,平房低矮,道路狭窄,加上临街的住户在门前停放的自行车、三轮车等,更显得杂乱而拥挤,异常憋屈。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条小街巷,却大名鼎鼎,位居旧北京的“风月场所”——八大胡同之首。它的出名和胡同里的青楼“上林仙馆”有关。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上林仙馆”现冠名阿来客栈,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西街陕西巷22号。靠近陕西巷的北端,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坐东朝西,是一座保存完好、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天井式四合院,二层砖木结构,前后两进院落,普通的门面里边尽显古朴典雅,在当时可谓极度奢华,胜似阆苑。

因赛金花和小凤仙这两位传奇女人在此挂牌,所以即便在今天仍然名声远扬,除了来此住宿的客人,更多的是一些文人、学者及热衷于对北京街巷研究的人士,时常光顾拍照、撰文,使“上林仙馆”更为盛名。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赛金花

赛金花(1870年—1936年),名叫赵彩云、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为妓。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887年,前科状元洪均回乡守孝纳其为妾,后洪钧奉旨出使俄罗斯、德意志、奥匈、荷兰,因原配夫人恐惧异国异俗,便让彩云陪同出洋。归国不久洪均病死。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赛金花

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均灵柩返苏州途中,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又北上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在北京的石头胡同为妓,与德国军官有过来往,曾女扮男装与洋鬼子到皇家园林中南海游玩,并留有照片。1903年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锒铛入狱。对于赛金花,民间的争议颇多——集中在从名妓升格为“九天护国娘娘”这一说法上,曾流传赛金花与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有私交,直言对其说:“军队贵有纪律,德国为欧洲文明之邦,历来以名誉为第二生命,尤其不应该示人以野蛮疯狂。”因她的这几句话,使八国联军停止了在北京的烧杀抢掠,让“不可终日之居民顿解倒悬,至今犹有称道之者于是京城内外,从老百姓到王公贵族奉为“议和大臣赛二爷”。赛金花的议和,使联军退兵,终致两宫回銮,事情算是了结。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至于是否因赛金花的这一番话使北京免遭屠城,不得而知,也无定论。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赛金花先后于1903年、1911年、1913年三次结婚,最后一任丈夫是参议院议员、江西民政厅长魏斯炅魏斯炅去世后,赛金花搬入天桥居仁里的晚年贫困潦倒,靠别人接济只有女仆顾妈和她一起度1936年12月4日赛金花于北京,终年66岁。赛身后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于陶然亭公园的“香冢”旁下葬。当时的报上还刊登了一幅挽联:“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如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无女来啼”。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小凤仙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出生于杭州,父亲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后被解职,不久病死。因母亲是偏房,饱受正房欺凌,遂和生母离朱家单独过活。后来母亲也病逝,幸有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了她,于是就改姓张,名凤云。1911年10月发生武昌起义,张奶妈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迫于生计,便让她跟着艺人学戏,尔后到南京以卖唱为生,艺名“小凤仙”。1913年小凤仙跟着师傅胡老板辗转到达北京,在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小凤仙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善弹琵琶,会唱京剧,还会写歌词,因其色艺俱佳,很快成为当时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小凤仙

1914年,袁世凯为称帝拉拢云南督军蔡锷,请蔡锷进京并封为“始威将军”,但袁世凯看出蔡锷并不效忠与他,且反对他当皇帝时,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离京。蔡锷为麻痹袁世凯,化装成商人,终日游荡于八大胡同找妓女寻欢作乐。在此期间,与小凤仙相识,二人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片《知音》将这段相恋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小凤仙协助他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翌年11月8日,蔡锷因患喉疾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当时在北京中央公园举行了公祭蔡锷将军的活动,小凤仙身披黑纱参加祭奠。从此隐姓埋名,过着常人的生活。后来下嫁给东北军的一个梁姓的旅长,没有留下后人。1949年解放前夕,50余岁的小凤仙嫁给锅炉工李振海,与李一起抚养着李的14岁的女儿,锅炉工去世之后,小凤仙和这个女儿一起生活。1952年,小凤仙罹患老年痴呆症,于1954年去世。

有感于小凤仙的为人,蔡锷将军曾书写了一副对联——“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对她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上林仙馆”因为这两位女流而浪得声名,馆内二楼的210房间,是两位名妓接客之所,有此传说更是人们欲窥视的地方。如今,这家不大的小店,吸引着不少客人前来入住,特别是一些外国游客若想到此下榻,还需预定房间。这里原本收10元钱可以进入院内参观,因怕打扰客人,这一规定也取消了。


两位传奇女人名垂京城上林仙馆
         那天,我随着外地的游客进入院中,刚举起相机拍了几张,就有一位戴着眼镜的店小二出来阻止:“哎,哎,哎!先生这里不能进入,也不让照相!”“不是收费就可以参观吗?刚才你忙着接待客人,轮不上我买票,买张票不就可以了吗?”“不行!现在不让参观了。”闻听此言,只得作罢,转身出来。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俱往矣,赛金花、小凤仙已“玉陨香消”,不管其身前如何有名,也只落得个“满眼蓬蒿共一丘”的结局,然而物是人非的“上林仙馆”,却因这两个传奇的女人而愈来愈遐迩着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