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231〕:甄、贾宝玉
(2017-12-05 07:56:21)
标签:
彻解《红楼梦》人文 |
《彻解红楼》〔231〕:甄、贾宝玉
━━《第五十六回》解读之二
探春将大观园分包给几个老妈妈后,林之孝家的来报:“江南甄府家眷昨日到京,……”
贾母知道后说:“预备下尺头,展眼女人们就来请安。”
果然,甄府派了四位女人前来请安。
贾母与她们聊起来,才知道甄府也有一个宝玉,与贾府宝玉年龄相同,模样相仿,秉性一致,淘气也一样。
四位女人说:甄宝玉,“……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他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所以老爷,太太恨的无法。……天生下来这一种刁钻古怪脾气,如何使得?”
这是说那一位?是说甄宝玉?还是说贾宝玉?
宝玉得知世上还有一个甄宝玉,似信非信,湘云却深信不疑,对贾宝玉说:“怎么列国有个蔺相如,汉朝又有个司马相如?”
宝玉不信模样儿还能一样,湘云又举例说:“怎么匡人看见孔子,只当是阳货呢?”
宝玉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通,睡下后,梦见到了一处花园,梦见了甄宝玉。
恰好,甄宝玉也在说长安城里的贾宝玉,二人相见,甄宝玉说:“这可不是梦里了。”
贾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
这时突然有人报:“老爷叫宝玉!”
两宝玉都慌了神,其中一个宝玉要走,另一个宝玉叫:“宝玉快回来,宝玉快回来!”
袭人听见,忙推醒宝玉,原来还是梦中。
设置甄、贾宝玉,作者有何用意?
《庚辰本》第二十二回,有一则批语可以解惑:
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庚·22F·JⅡ0010)
此则批语应该这样理解:
将甄玉、贾玉作薛、林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
是说:甄玉、贾玉,其实是现实中的一位真人真事,同宝钗、黛玉一样在书中他们都是幻笔。
甄、贾,谐音真、假,形虽为二,实则一身。
第二回,脂砚斋有一条批语,曾披露作者写甄宝玉的用意:
“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甲·2F·ZⅡ0130)
“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这就说明了“甄”宝玉,“贾”宝玉二人实际上是一个人。
宋朝有位叫王明清的在《挥尘录话》中说过一段话:“甄保义非真保义,贾机宜是假机宜。”“甄”,“非真”,“真”意否定,“贾”,“是假”,“假”意肯定。如果套用王明清的话,就是:“甄宝玉非真宝玉,贾宝玉是假宝玉”。
“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甲·16F·ZⅡ1079)
第十八回,元妃点了四出戏,第三出,《仙缘》,脂砚批道: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列·18F·ZⅠ0129)
甄宝玉,隐寓曹頫,送玉,即送黛玉(康熙),是指曹頫为康熙送葬。
所谓“刁钻古怪脾气”,是指人们“想不到的话他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正是指写作《红楼梦》一事。
评说《大清》,预测衰亡,当时谁想到了,谁敢说?
高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