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226〕:贾母说戏

(2017-11-30 07:55:02)
标签:

彻解《红楼梦》

人文

杂谈

 

《彻解红楼》〔226〕:贾母说戏

━━《第五十四回》解读之二

 

    元宵之夜,贾母高兴,说:“把咱们的女孩子们叫了来,就在这台上唱两出……

贾母亲自点戏:“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萧和,笙笛一概不用。”还说:“叫癸官唱一出《惠明下书》……”

芳官,癸官唱毕,贾母指着湘云说:“我像他这么大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

最后命文官吹弹一套《灯儿圆》。

    贾母点戏,说戏有无深意?

    《寻梦》,是《牡丹亭》第十二出,写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在梦中欢会后,第二天,在花园中寻找旧迹,重温梦境。

    《惠明下书》是《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写和尚惠明替张生到蒲关送信,请张生的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前来普救寺解围。

    《听琴》是《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写崔莺莺月夜听张生弹琴,知音会意的情景。

《玉簪记》,是明代高濂写的传奇,描写尼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琴挑》是该剧第十六出,写二人借琴传情。

《续琵琶》,是曹寅作品,写汉末蔡邕之女蔡文姬,被匈奴掠去,强迫嫁给左贤王为妻,后被曹操赎回。第二十七出《制拍》中,蔡文姬写了一首《胡茄十八拍》,并亲自弹奏,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迫切归汉的心情。

五出戏,都是谈情的。

《寻梦》,一一觅情;

《下书》,一一救情;

《听情》,一一品情;

《琴挑》,一一传情;

《制拍》,一一述情。

    这里,贾母强调只用“琴”,笙笛一概不用。

《白虎通••乐记》云:“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琴,象征道德的乐器,能禁淫邪。

 

戏中之情,谐音“清”, 《胡茄十八拍》是归汉之情,与前不一样。

 

 

2017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