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73〕:贾瑞,——呆人,痴子
(2017-06-26 08:26:44)
标签:
文化彻解《红楼梦》 |
彻解红楼〔73〕:贾瑞,——呆人,痴子
━━《第十二回》解读之一
《王府本》上有一首立松轩的题诗: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濛头甕,绿水青山任好春。
大约1768年后,曹頫化名立松轩,对如何看《红楼梦》多次进行指导,这首诗就是一次面对面的指导。
“反正从来总一心”,反、正,指《风月宝鉴》的正面和反面。
正面是“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反面是“一个骷髅立在里面”,显然正、反两面是不同的,可是,立松轩却告诉我们:“反正从来总一心”,全书从头到尾正面也好,反面也好,作者的用心是一样的。
可是,“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同“一个骷髅立在里面”,怎么能划上等号呢?
“凤姐站在里面招手”,是情诱,谐音清诱,是现在时;
“一个骷髅立在里面”,是清终,是未来时,都是写“清”。
但要看清楚,并是不那么简单,“镜光至意两相寻”,正面的深刻的蕴意和反面的深刻的涵义需要从两个方面认真探析。
“有朝敲破濛头甕,绿水青山任好春”,这是一句字谜,隐藏着两个字。
“有朝敲破濛头甕”,“ 甕”子敲碎,瓦破“雍”出,显出一个“雍”字;这个字謎的破解是@祯宝玉的功劳。
“绿水青山”,合成一个“清”字。两句诗的含义:除掉雍正,大清就好多了。
当然还有另一意:敲破头上的“濛头甕”,你才能看清楚《红楼梦》写的是什么。
第十二回,专写贾瑞,立松轩有两批给他下了个结论:呆人,痴子。
写呆人痴性活现。(府·12F·LⅠ0393)
请看贾瑞一起念及至于死,专诚不二,虽经两次警教毫无反悔,可谓痴子,可谓愚情,相乃可思,……(府·12F·LⅠ0409)
怎么个“呆”?怎么个“痴”?请看书中描绘。
贾瑞见到凤姐,见凤姐如此打扮,一会儿亦发酥倒,饬了眼问,一会儿喜的抓耳挠腮,表示愿天天过来陪凤姐。
当凤姐假惺惺说:“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
贾瑞立即表示:“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我怎么不来,死了,我也原意!”
脂砚斋接着批道:
这到(倒)不假。(庚·12F·ZⅣ0014)
显然,脂砚斋心目中已落实到具体人了。
凤姐见贾瑞如此入迷,便约他晩上来,一夜不曾冻死。
可惜,贾瑞并没有意识到凤姐在捉弄他,前心犹是未改,第二次又来了,这次洋相出尽,被贾蔷,贾蓉每人诈了五十两银子,临走还被浇了一身尿屎。
到此,贾瑞并没有悔改,只是不敢去了,从此以后一病不起。
气息奄奄时,跛足道人拿着《风月宝鉴》来为他治病。跛足道人让他照镜子,并说:“千万不可照正面!”
但是,贾瑞发现正面是“王熙凤站在里面招手叫他时,不可自拔,一次次地进去与凤姐儿云雨一番。
直到咽气时刻,还在喊:“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人们看了这一回,大都认为:贾瑞活该,自找的。
贾瑞该不该同情,暂且不论,作者的主旨却另有所指,从“这倒不假”批语中可知,作者心目中确有此人,他就是年羹尧。
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聪明豁达,娴于辞令,精通墨翰。早年,被胤禛拉入门下,为其效力。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令年羹尧节制川陕云贵督抚,提防允禵发难。接着,年羹尧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为此,雍正称之为“恩人”。并肉麻地说:“朕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并发誓:“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捎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对年羹尧的赏赐空前绝后,旬赏月赐,不可计数。有自鸣钟,枷楠暧手,珐琅杯,鲜荔枝,诗扇,大正东珠。得知年羹尧心脏不太好,立即送去天王补心丹,紫金锭等名贵药。
雍正还信誓旦旦地说:“凡谕尔之言,字字皆实,出于至诚,若心口稍异,天诛地灭。”
雍正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年羹尧从西安赴京朝觐,雍正破格迎接,令礼部制定迎接仪注。十二月初九,年羹尧返回。
不料,两天后,雍正态度急转,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尧的抵署日期折中写道:“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
雍正三年正月十八日,雍正在年羹尧的认罪“谢恩折”上批道:“可惜朕恩,可惜已才,可惜奇功,可惜千万年謦名人物,可惜千载奇逢之君臣遇合。若不知悔,其可惜处不可枚举也。”
几天后,借口年羹尧贺表中“朝乾夕惕”错写成“夕惕朝乾”,雍正立命九卿劾奏,拟出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四月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职,降为杭州将军。
不久,雍正赐年羹尧自裁。
高
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