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曰《彻解红楼》〔63〕
(2017-06-16 08:07:31)
标签:
文化彻解《红楼梦》 |
高曰《彻解红楼》〔63〕
六十三、黛玉心中丘壑
正当宝玉混闹着要吃“冷香丸”时,人报:“林姑娘来了!”
黛玉看到宝玉也在这里时,便说:“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脂砚斋在此句下批道:
丘壑,指山峰与河谷,及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
语出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黛玉解释说:“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脂砚斋重申:
席间,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酒,黛玉却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
脂砚又批:
紫娟怕黛玉冷让雪雁送过来一个手炉,黛玉借题发挥,说:“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过馀,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至此,脂砚斋方才恍然大悟,说:
“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兰、玉、莲、冰,比喻贴切,用词优雅,用来形容黛玉心中的丘壑,恰到好处,并将黛玉的妬嫉之心掩饰的天衣无缝。
以上几条批语都是甲戌年(1754)批语,那时,曹頫怕人们识破玄机,批语常常以掩饰为主。
丁亥年(1767)后,曹頫思想变了,批语变成以揭秘为主,如下列批语:
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妬人。莫把心思劳展转,百年事业总非真。(府·8F·LⅠ0288)
这是《王府本》第八回的一条回前批,对黛玉妒爱情节再次批道:“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妬人。”“妬人”黛玉多嗔妬人,那是幻境中,是曹頫编造的黛玉妒爱,不是黛玉秉性?况且,康熙已逝,乾隆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与康熙(黛玉)何干?
“莫把心思劳展转”,劝读者不要耗费心思去乱猜测了。
“百年事业总非真”,不是真的。
什么是“百年事业”?作者在引导读者回到现实中去,康熙离世,曹頫被抄,这才是百年中是事实。幻境中的黛玉之妬是不存在的,是编造的,言语中流露出曹頫对往事的回忆和无奈。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