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曰《彻解红楼》〔42〕

(2017-05-26 08:11:19)
标签:

文化

高曰《彻解红楼》

 

高曰《彻解红楼》〔42

                          

   四十二、“设譬”用意

━━《第五回》解读之三

 

宝玉随贾母来到宁国府,一时倦怠,欲睡中觉。

睡前,作者一路设譬,令人费解。“譬”,《辞海》解为:比喻,比方;晓喻,通晓。“设譬”中,何为比方,何为晓喻?读者自己判断了。

 

1、秦可卿先将宝玉带到上房内间,宝玉见有一幅《燃藜图》,又有一幅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宝玉说什么也不在这里睡。

2、秦可卿无奈,只好领到自己的卧室。接着详细地写了室内的布置:

壁上是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是秦太虚(观)的对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3、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章含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还有:西子浣过的纱裘,红娘抱过的鸳枕。

以上两图两联,宝镜,金盘,木瓜,榻,帐,纱裘,枕等七物件有何用意呢?

脂砚斋有两批谈及此事:

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甲·5F·Z0388

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甲·5F·J0200

这两批要么说是:“调侃”,要么说:“余也不知”,让人不得要领。

根据畸笏叟批语:

《石头记》无闲文并虚字在此。壬午孟夏,畸笏老人。(庚·20F·J0082

    笔者试解如下:

    1《燃藜图》故事出自《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燃烟,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

此故事是劝人夜读。

宝玉入梦,暗喻1721年曹世选即将被俘,那有心事夜读?所以宝玉坚决表示:不在这里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联暗隐当年劝降情节。

2《海棠春睡图》,以及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暗示情诱。

3、“宝镜,金盘,木瓜,榻,帐,纱裘,枕等七物件”均与帝王有关,暗示了秦可卿的身份,是一位帝王。

 

 

201705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