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曰•《彻解红楼》〔12〕

(2017-04-26 08:25:54)
标签:

文化

 

高曰《彻解红楼》〔12

 

 十二、只取事体情理罢了

       ━━《楔子》解读之十二

 

当空空道人责疑石头上所记之事:“无朝代年纪可考”时,石头笑答:“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不可?”

接着郑重地告诉他:“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看似一句普通的话,却是作者有意透露的阅读《红楼梦》的要旨,要诀,金玉之言。记住作者这一句话,再阅读《红楼梦》时就会一顺到底,再无障碍。

作者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红楼梦》中“满纸荒唐言”,假话连篇,还有诡秘的结构,神秘的写作秘法,奇异的文笔特点等,加上作者的“游戏笔”,“反逆笔”,“游龙笔”等伪装太多,所以,只要抓住要害就可以了。

作者此话的含义就是《红楼梦》中表面上的东西不要太顾及,甚至于不要管,不要理会。

具体的说,主要有:

1、不要管《红楼梦》中的纪年,有些红学家不辞辛苦编制了一个“红楼纪年”,可又对纪年中出现的前后矛盾的现象不知所以,那个纪年是曹頫为编造正面小说虚构的,没有任何价值。

2、不要管人物是男是女,因所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十五钗隐寓都是男子,而你阅读时,仍当女子看往往造成失误。

3、不要管书中的伦理关系,如贾政与宝玉正面看是一对父子,实质上是一对冤家仇人,贾政毒打宝玉,有人还说:“该打!”

又如王夫人与宝玉是一对母子,可是在《芙蓉女儿誄》中,宝玉则毫不客气地写下:“箝诐奴之口”,“剖悍妇之腹”的词句。

4、不要管谁说的,谁做的,因为作者写作中常常用一些“反逆之笔”,你要认真计较谁说的谁做的,那样《红楼梦》就读不下去了。

如黛玉写的三首《手帕诗》,实质上是吐露宝玉的真情,只有看作是宝玉的诗才对。

还有《葬花吟》,那不是黛玉在吟,是宝玉在吟。

5、不要管书中人物出现的顺序,按理应该先写秦可卿,之后是元妃,妙玉……,可是,《红楼梦》没有按十二钗顺序去写,因此,书中就出现了前后顺序颠倒的现象。

6、不要管书中是作诗,猜谜,过生日,行酒令,讲笑话,……你只追寻其中的“本旨”就可以了。

什么是“事体情理”呢?

就是“事体”的真相,本质,根据“草蛇灰线”秘法,链接历史,链接现实就一通百通了。

如《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女娲补天遗石 幻化为玉 投胎入世 历经几世几劫 石归山下 空空道人抄录 曹雪芹批阅增删

整个过程有七个环节,前半段寄托神话,云山雾海,后半段“烟云模糊”,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让人无所适从。

根据“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的提示,别管前边的“云山雾海”,也别管后边的“烟云模糊”,只要知道是:“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就可以了。

一篇《楔子》(第一回前半回),3459字,全面地深刻地隐晦地简介了《红楼梦》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所谈及的都是《红楼梦》一书至关重要的问题,初读时如云遮雾罩不知所云,只有在全书解读之后,回头重读《楔子》才能看出一个大致眉目。

《楔子》是全书的一个总纲。

以上十二篇短文是笔者十二个方面的浅见,或许还有更深的涵义等待我们去发掘。

 

 

20170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