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词话》中的“出入”说概念释义

(2018-07-01 13:20:54)
分类: 备课札记

《人间词话》中的“出入”说概念释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百十八则提出“出入”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王国维在提出“出入”说之后举周邦彦、姜夔二人作为例证,结合《词话》对于周邦彦的评价,其能入而不能出,就在于他能够“言情体物,穷其工巧”、“真能得荷之神理”,所以“入”就体现在作者能够融入事物当中,体察入微,做到真性情与真景物的融合,如此方能写出他们的神韵。其不能“出”在于他于此停滞,不能看到景物内在包含的精神,也就不能上升到宇宙人生,难为“深远之致”。而王国维对姜夔的评价则更低,认为本就是一个矫造之人,缺乏真性情,既不能穷情写物,更遑论作忧世之作了。我们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出入”论包含人生体验与人生观照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强调物我合一,但是作为个人意志既要体验人生,又要超脱出来观照人生,并将个人意志上升为深远的人生意志,对他的地位和重要性要更加重视。

《词话》提及了诗人意志的主导性:“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同忧乐。”这是对“出入”说的延续。“重视外物”是对应在“入乎其内”这个过程中的;“轻视外物”则超越事物,包含在“出乎其外”这个过程中。细细品味,重视外物所追求的与花鸟同忧乐,其实它的目的是使个人的情感有所触动,“一切景语皆情语”,以物衬托诗人喜怒哀乐之情。“重视外物”所起的作用就在于保证这种情感的“真”,做到真情真景的统一。在观照事物人生这一过程中,更要轻视外物,以诗人意志的超越为主,观照先前“入乎其内”的过程。似乎是在说,诗人“出乎其外”,就是要用超脱的意志,观照先前自己融情于物的意志。“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可见在这两个过程中,实际上是诗人自我意志的挣扎。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我”——“被观照的‘我’”(也就是物我相融,悲喜同受的“我”),“与作为观照主体的‘我’”(亦即超然于外,对事象及自身的情意进行审美静观的“我”)。从这两个“自我”来理解,王国维的“出入”说更加清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