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4-30 23:40:37)
第六幼儿园:刘淑芳
自主阅读是幼儿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独立地进行阅读的一种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呢?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应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在互动与引领中,让幼儿渐渐的去感悟绘本。由于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看见画面时,往往会有一些表达。但是我们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幼儿进行提问。可是,孩子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比如画面的色彩、动物的表情、特别是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时他们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孩子们理解程度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缚孩子们,要让她们学会自主阅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挥其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成人必须在与幼儿的共同阅读中,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幼儿在与成人的共同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在绘本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幼儿,鼓励幼儿采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阅读,取得可喜的效果。
一、自主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趣味无穷。
在教学中,我主先让幼儿试读整个绘本,改变了以往教师先示范讲读的模式,从而引导幼儿了解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的秘密,例如绘本《鳄鱼爸爸买钟》,我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描述鳄鱼一家成员,并引出可能在商量什么,从而引导幼儿学会解读封面,为故事的发展设下了悬疑,激发了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又如:绘本《大卫,不可以》,首先是因为故事内容很贴近幼儿的生活,大卫他叛逆、调皮,有着孩子的天真。这样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继而就产生想说的欲望。另外这绘本中还隐含着一些深刻的内涵可以让孩子去发现去了解,让孩子体会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宽容。活动中我们先以幼儿的自主阅读导入,让幼儿先说说你自己喜欢的一页。这种阅读方式不同,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幼儿掌握着主动权,幼儿的兴趣自然就有了。这样让幼儿看看说说的方式,改变了幼儿被动接受的过程,孩子自然就会有兴趣。而且在孩子们看看说说自己喜欢的那一页的过程中自然就把书的大概内容了解了。孩子们学的轻松,老师也教的轻松。另外教学中教师经常把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让孩子猜测,孩子乐在其中。如:大卫做了什么?妈妈又怎么样的?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思考的去看,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二、开发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教师的提问应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和“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适宜的提问方式,为进行有效的阅读服务。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绘本,呈现在画面上的是母鸡萝丝平淡无奇的散步过程,而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是狐狸想抓萝丝却一直遭遇倒霉,惹人发笑的故事情节。也正是那只丑态百出的狐狸引得孩子们笑声不断,在绘本的阅读中体验了快乐。这本绘本一开始出示图书,让幼儿观察自主封面,猜测母鸡萝丝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也能在观察中发现细节“母鸡为什么眯着眼睛?”而正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才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有了讨论、交流的聚焦点,真正体现了师幼、幼幼互动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以丰富的想象力猜测,而故事则以丰富精彩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幽默、风趣的故事。
例如在绘本《小猪变形记》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自主阅读的形式导入,同时给幼儿一个问题的路线:“小猪变成了谁?它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遵循这个线索,从而开展自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范读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前者由于故事的内容都是由幼儿通过对绘本的细致观察,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索出来的。因此,幼儿的自主学习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绘本教学中,在与幼儿分享绘本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阅读方法,允许每个幼儿的想法不一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本着让幼儿成为阅读主人的态度去开展。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真正的感悟绘本,并在绘本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绘本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