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祭祀词归类简析
(2016-03-17 11:47:29)分类: 《秋》论文 |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字,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礼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中学文言文中出现了一些有关古代祭祀的词语,例释天下。
1.祭、祀
2.奠、酹
3.牺牲
4.太牢、少牢
5.斋戒
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典礼前,必先斋戒。即先沐浴净身,更衣,不喝酒,素食,独居静心静性等。清身洁心以示虔诚。《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壁拜送书于庭。”斋戒五日。说明礼节极隆重。蔺相如要求秦王“亦宜斋戒五日”。在于打掉秦人盛气凌人的气焰,为把璧玉送回赵国争取时间。《林黛玉进贾府》:“你舅舅斋戒去了。”
6.祖
祭路神。古人出行先祭路神,祈求平安。祭毕设宴送行叫“祖饯”,就是“饯行”的意思。《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既祖,取道。”
7.封
筑土为坛祭天,叫做“封”。《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8.舞雩(yú)
古时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谓舞雩。雩,为求雨的祭名。《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当归。”鲁国求雨的土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南。
9.社稷
《说文解字》:“社,地主也”即土地神。祭土地神的地方也叫做社。《西江月》:“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稷,《说文解字》:“五谷之长”即五谷之神,社稷,就是土神和谷神。封建统治者祭社稷,祈求丰年,现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原是明朝建成的社稷坛,帝王在每年阴历二月、八月在这里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都要先建立社稷坛。社稷,又作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和代称。如《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君,复立楚国之社稷”《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芋老人传》:“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
10.衅钟、衅鼓
11.歃(shà)血
古时会盟,双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称为歃血。如《毛遂自荐》:“毛当歃血而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