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中省略号的修辞作用

(2016-03-17 09:51:56)
分类: 《秋》论文

省略号的基本用法就行文的省略,以后又派生出多种用法,如:语意未尽、说话断续、欲言又止、沉默不语、语无伦次、话题转换、思维跳跃、被人抢白、话没说完等。这些用法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初中现代文教材中。当然要研究文中省略号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然后才能准确理解各个省略号的具体含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省略号,往往会恰当地凸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在不同时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用省略号的部分是文中有必要显示出来的潜在文字,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乡》一文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对《故乡》二十七处省略号作简要分析,聊作备课一得。  

 第一至四处:“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此四处省略号都真切再现了少年闰土说话时脱口而出,意犹未尽,极大的刻划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活泼知识的无穷无尽。   

第五处:“这好极!他--怎样?……”这个省略号表现“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后,急于打听少年朋友的境况时陷入思考的情态。  

第六处:“他?……他的景况很不如意……”,表现母亲的闪烁其词,暗示闰土的生活处境很艰难,也为后文闰土出场后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第七处:“船呢?……”表现了宏儿对火车对新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对船对家乡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伯侄两人的亲切。  

 第八处:“先坐船……”,“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两段前后承接,“我的话被毫不客气地打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以想象,将出场的人(杨二嫂)是何等的尖酸、泼辣。   

第九处:“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此处省略的是二十年前杨二嫂的许多细节,仅对人物作一提示,以引起“我”的回忆。  

 第十处:“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表现了杨二嫂将有很多讽刺奚落的话。  

 第十一处:“那有这事……我……”表现“我”因惶恐而急得不知说什么好的尴尬状态。  

 第十二处:“我须卖了这些,再去……”与上节内容承接,表现“我”的申诉,辩解再次遭到杨二嫂蛮横抢白而被迫中断。   

第十三处:“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此处语犹未完,表现杨二嫂讨东西不成,就开始造谣中伤的庸俗,势利,刻薄,得“理”不饶人的形象。

 第十四处:“啊!闰土,--你来了?……”表现“我”见到儿时的朋友,兴奋,欢喜,激动,有许多话而说不出来的情态。   

第十五处:“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此处省略了很多有趣的事物,表明“我”与少年闰土儿时友谊深厚,和现在的思潮翻滚。   

第十六处:“分明地叫道:老爷!……”见到少年时的朋友,本有许多话要说,可又自惭形秽,因而觉得无话可说,陷入沉默的境地。少年时的纯真友谊完全被封建等级观念所代替。  

 第十七、十八处:“这是第五个孩子,没见过  面,躲躲闪闪……”“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这两处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而中断。

第十九处、二十处:“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前一处表现闰土情急之下转移话题,后一处紧接下文表现母亲对闰土处境的同情,善意地把话岔开而被迫中断。更突出了“我”与中年闰土的隔阂。   

第二十一处:“这一点干青豆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心地善良纯朴的闰土真心想送给少年时朋友一点土产,可又担心别人拒收而说话迟疑,欲言又止 。  

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处:“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不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这一段共用了四个省略号。因闰土有说不完的苦,理不清的苦因,无法跳出苦海,而谈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木讷,窘迫,迟滞。 

  第二十六处:“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呀……”话犹未尽,表明水生和宏儿还是“一气”,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第二十七处:“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希望是美好的,将来的希望是否说明美好,“我”陷入了沉默和思考。   

 综上所析,二十多处省略号形成两组对比,对突出文章主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一: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对比。   

第一至第四处的省略号,显示说话人心中装有许多天下的新鲜事,无穷无尽,表现了少年闰土的活泼,热情,多知,健谈的个性;第十六至二十五处的省略号则表明说话人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迟钝而又麻木,足以显示中年闰土不仅在经济上是痛苦的,在精神上也是痛苦的,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的生活现实。

其二:“我”杨二嫂的对比。  

 第十、十三处,杨二嫂极尽奚落之能事,步步紧逼,胡说八道,造谣中伤;

第十一,十二处,“我”面对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只觉得“无话可说”。从另一角度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经济的萧条对比城镇居民的影响。   

《故乡》这二十几处省略号,以他独特的修辞功能,在教学中倘能结合语境,作适当分析,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