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立项申请
(2017-09-13 15:56:04)
选 题 缘 由 |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音乐教育之一的节奏课堂教学,在常驻试新的组织形式,注重儿童的主动投入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学实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深层次上还有待发生弹性的变化。教学中,我们常常仍然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设计总是从教师教的方面出发,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的任务,教师更多的是接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操作。奥尔夫却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他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它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它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奥尔夫的教学课堂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组织过程。提供一个物品,一种观念,一段节奏,然后提问“我们接下来干什么?”奥尔夫课堂是一种把结果显示于始端的艺术旅程。艺术过程的结果,是对隐藏在日常世界中的奇迹揭示。为此,我们根据目前儿童节奏教学的趋势和奥尔夫音乐原理的性质,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本校实际,对儿童节奏的内容、方法、培养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进行一些尝试。我们除了常规节奏教学活动、兴趣活动、艺术活动外,还有计划地将奥尔夫的音乐理念注入到其他音乐教学中,让奥尔夫音乐理念走入每位学生的心里。为此,我们将对奥尔夫音乐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节奏教学中渗透奥尔夫音乐原理。” |
研 究 设 想 |
1、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存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大有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读、拍及创编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时间有保障。 3、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4、落实课题的组织管理,成立课题组,负责对方案的实施,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及时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6、邀市、区的科研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科学论证,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选派课题组成员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