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课题《科学发声方法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2016-04-15 12:16:03)

小课题《科学发声方法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背景

新教材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目标,包括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要义所在”。即音乐教育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活化,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   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由此可见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唱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中最简便、最经济、最大众化、最普及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受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课题意义

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想取得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真正实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原素,就必须得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摸索出适合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这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 探索歌唱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歌唱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音乐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身喜爱唱歌奠定基础。 

2.通过系列的专题研讨和观摩活动让小学一线教师掌握正确的唱歌教学方法。3.通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案例比赛及论文比赛活动推动歌唱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

唱歌教学奠定了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基础。 唱歌教学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较好地奠定了中小学生音乐素质基础。

1.奠定乐理基础   唱歌教学对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具有牵引作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包含了许多乐理知识,通过唱歌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从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去认知乐谱,通过对乐句间的对比、唱歌时的起伏,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思,感受音乐的美。中小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先唱歌、后识谱,这样一来,识谱不仅变得简单而有意思,而且原本识谱不好的同学也会突然发现自己也能唱准了、唱会了,从而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如学生唱歌《大海啊故乡》,看着谱,听着音乐,可以逐渐发现乐谱中符号的作用,比如延长号、乐句反复记号、渐强渐弱、重音连音等记号的作用。有了乐理基础,就能看懂谱,能够发现音乐的美与谱中的符号之间的关联。学唱歌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视唱能力,这样学习兴趣增强。教师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划分小乐句,分析乐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节奏特点、旋律走向,让学生画出旋律线;低年级学生只找出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与节奏,涂上颜色找出规律。这就培养了学生分析歌曲结构的能力和认真仔细识谱的习惯,这对学生自己进行歌曲创作有启蒙作用。

2.奠定情感基础   有感情地唱歌是搞好唱歌教学的必要条件。唱歌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正确的把握和恰当地表现歌曲。没有情感方面的训练和体会,学生演唱的歌曲是不感人的,别人听起来也是苍白无力的。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或朗诵歌词,读出音调变化,感受歌词所抒发情感,可以增添生动活跃的情绪和热情洋溢的气氛。王福增在他的《唱歌艺术漫谈》中说到:“要明白真实的唱歌,只是很简单地保持着有相当音乐性的朗诵。”这一过程规范了学生对歌词的发音,体会了歌曲情感。老师范唱时,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也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歌曲所抒发的感情,从模仿到成功的唱歌,收获唱歌学习带来的喜悦和快乐。比如老师在教唱《拉萨谣》时,就要通过讲许多西藏人文、地理、风俗、歌谣,带学生进入西藏的意境,建立感情基础,再去唱歌,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唱歌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积极作用。

3.奠定表演基础   唱歌教学对学生领悟唱歌技巧具有启迪作用。中小学的歌唱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唱歌姿势、恰当地运用呼吸、科学和发声、清晰的吐字、多声部合唱的技能,这五项歌唱技能训练中前四项是在小学阶段的歌唱技能训练中就提出过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比如,在音乐课上通过对站姿训练,可改变学生腼腆害羞的心理,在老师多次提醒下,使学生形成端正站立的姿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形象气质和健康的体魄,就逐步形成一个完美的舞台唱歌形象。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余时间,喜爱唱歌的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去做、去想,在生活中就能逐步分辨出哪些发音动听、哪些难听,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研究目标 

1. 探索歌唱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歌唱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音乐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身喜爱唱歌奠定基础。 

2.通过系列的专题研讨和观摩活动让教师掌握正确的唱歌教学方法。

3.通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案例比赛及论文比赛活动推动歌唱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 

 

五、研究内容

1.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调查研究。

2.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模式。

3.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

4.研制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唱歌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

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以及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变化情况。

3.行动研究法: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研究实践,把研究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实施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七、预期成果 

1.《研制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示范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