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冰雪,共迎冬奥。
2015年7月31日吉隆坡举办的国际奥委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双奥城市”由此诞生了。
转眼来到2022年,期待已久的冬奥开幕式终于到来。72岁的张艺谋时隔14年再度担任了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他终究要怎样展现中国人独特的浪漫呢?
进入倒计时,电视上呈现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对应一句诗句,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独有的底蕴。这些画面更是被央视称赞:每一帧都是壁纸!
接着传递国旗的是各行各业的民族代表,由孩子传给代表,再由他们传递给军人。国旗缓缓升起,这份爱由人民传递给国家。此刻,不禁想起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运动员们接连入场,各国的健将们在镜头前欢笑着。
和平鸽展示环节,小朋友们手持和平鸽在场内自由奔跑着。聚在一起时一直因掉队被牵回去的小鸽子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后来寓意传开“一鸽都不能少”。而这一个都不能少,恰恰象征着还未回归的台湾。
最后点燃奥林匹克主火炬,让人不得不说一句:火炬虽小,格局乃大。小小的火炬正象征着我国的简约。2008年,李宁点燃火炬消耗量大,但那时正是向全世界重新介绍中国的机会,所以要尽展大国风貌。而如今以节约为主,因为中国不再需要靠大场面来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了。
中国的浪漫,是由五千年历史底蕴传承而来的,是独一无二的。
前一篇:仿写《安塞腰鼓》(王诗涵)
后一篇:忆梁家渠(王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