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办好了父亲老胡的后事,继承了胡记面馆,遵从祖上的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生意兴隆,胡良也成家立业。
胡良手艺好,拉的面不光细腻,比起父亲来还多了几份劲道,来吃面的人更是绵延不绝,有“今日等不上,明日再来”的小巷俗话说法。
胡良的小儿子胡陈,四岁多了,从小学习胡家做面规矩。
胡记面馆因名声大盛,往往一到饭点就卖光了72碗面,面对面馆门口长长队伍中饿着肚子白等了一中午的人,小儿子胡陈就用稚嫩的声音喊:“七十二,日日有,客官们都饿饿吧,明日再来。”于是,排长队的人失望的一哄而散,日日如此,胡记面馆生意不减反增,人人都为胡良遵崇祖上规矩称赞。
冬日,一午卖完了七十二碗面,面馆恢复了清静,胡良在面馆后屋磨着新面,小儿子胡陈一边在旁边给父亲扇风,一边喊:“父亲,加油,父亲,加油!”胡良笑笑,认真磨面。
外面突然来了人,十几个,衣服不算好看,但也不算是破旧,胡良见来了人,满脸堆笑从后院走出,说:“对不住了,今日卖完了,明日再来吧。”但不知那些人跟胡良说了什么,胡良略一犹豫,竟将新面拿出,给十几个人做了十几碗上等精面,用材,工序,样样不差。
从胡记面馆外路过的人看到面馆里十几个人正大快朵颐,皆惊。
这事在大街小巷中传开了,惊讶之中,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这胡良真不够义气,我们都是老客户了,他都不肯多做碗面,也不知从哪冒出几个外来人,反而给他们破了戒!”有人道:“还听说这胡良曾背着祖训开过一家分店,结果生意惨败,这才过了多少年头,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还有人议:“这来人定很有钱,给了胡良大把银子,胡良因此才破了戒 。”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因为这事,胡记的老客户都十分生气,胡记面馆的生意渐渐变淡了。
胡记面馆的生意,凉了一春冷了一夏。
入秋 ,树叶金黄,纷纷飘落,这是胡记丰收麦子的季节,也是华夏农民收获的日子。
秋日清晨,胡良正在面馆后院看着堆得似山的麦子,愁眉不展。
这时,外面来了十几位农民,手里提着苹果,拎着梨子,胡良见了,一边念着熟人,一边坚决不要这些水果。
离胡记面馆住得近的人,看到十几个农民拎着水果进进出出,上前打趣:“嘿,这胡记面馆是开不下去,改胡记果店了?”农民笑笑:“啥胡记果店呀!”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去年秋天,我们村遭了水患,颗粒无收,村里的农民借着村长发的一点救济粮,出村找活路,我们几个只会种地,就漫无目的的闲走。入冬,救济粮也吃完了,我们饿得皮包骨头,路过这里,见了这家面馆。老板心善,见我们如此模样,免费给我们做了十几碗面,你别说,这面倒真是不错,比我们乡下的还好呢,后来我们挺了过来,回了村,干起老活。这不,今年秋日大丰收了,弄点水果报答下这位面馆老板不是?没有他,说不定我们现在就是几具干骨头嘞!”那听的人沉默不语……
胡记面馆的生意又兴隆起来,且是真正的出了名,全国上下, 大江南北,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这胡记所在老街的人,必要先尝尝这胡记面,见见这胡记老板兼掌勺——胡良。
又是清晨,胡良带着小儿子胡陈进了家族祠堂,胡良跪在列祖列宗的排位面前,说:“胡陈,念!”胡陈手里拿着本胡家祖训,用稚嫩的声音念到:“上等面,七十二,日莫破戒;遇褴褛,碰穷困,尽善为先。”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胡记列宗的牌位上,洒在胡家祖训墨还未干的十个新字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前一篇:窗外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