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07-06 21:27: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知识点 |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1、为什么要证明?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理有据的证明。
(1)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3)真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4)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要说明一低点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4、本书认定的真命题: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玙 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9)、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10、)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1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2)、对顶角相等。
5、平行线的判定;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载,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外角:ABC内角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称为ABC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7、推论:
由一个基本事实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这个基本事实或定理的推论。推论可以当定理使用。
高中初中数学辅导常年招生(辽阳)
本部有多名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及辅导班等多种形式上课。在学习期间,本部免费提供PPT课件及相关的学习复习资料,课后可以随课件重新学习。
一切以高考中考为目的,一切以高考中考为方向,强化基础,关注方法,培养习惯,引导思考,在辅导教学过程中,加强考试训练,培养考试习惯,同时加强学习方法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一个人,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适宜的学习方法,加上一个不一样的思路,那将不可抵挡,前景将十分宽广。如果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的话,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将对中考高考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不错,请动动手指,转给他人,让更多人看到,造福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