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注释】
子张: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弟子之一。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士: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修养,有品德,有社会责任感,才能称作士,并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见危致命:同“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担当,接受使命。“致命”是传达言辞、使命。
《礼记·丧大记》:“使者升堂致命(使者升堂传达国君的旨意)。”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篇》14.12)
见得思义: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16.10)
祭思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篇》3.12)
丧思哀: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篇》3.26)
【译文】
子张说:“一个士,在危难关头能勇于接受使命,见到利益能考虑是否合乎道义,不取不义之财,祭祀时做到严肃恭敬,居丧时做到哀伤悲痛,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