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15.39子曰:“有教无类。”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
教:教育,教化。
无类: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不分聪明与愚笨。
【译文】
孔子说:“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说:“对施教的对象要一视同仁。”
【学而思】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等于任何人都喜欢接受教育。芸芸众生,不喜欢读书的大有人在。儒家思想从不强迫别人去做些什么,而是用自身的言行进行引导。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孩子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引导孩子热爱读书,明白读书学习的好处,这样引导必然使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学习。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管不问,等孩子长大了却强迫孩子学习优秀,一切交给学校、老师去管,只能会适得其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属于施教的对象,孔子说:“能主动遵守礼节来求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予以教诲的。”在学校、教师眼中,学生不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有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区别,都应该像教自家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一样,耐心的去进行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充满着各种变数,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参读: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篇》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