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
当:面对。
师:一是指老师;二是指众人,《尔雅》:“师,众也。”
【译文】
孔子说:“面对实行仁义之事,争着去做,就是与老师也不必谦让。”
【学而思】
君子之德在于“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若要有所争,一定是面对实行仁德的事情。遇到困难,争着去做;遇到危险,争着断后;遇到灾荒,争着救援;做到舍己为人,其争也是仁义之争。
参读: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篇》3.7)
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8.7)
《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译文】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有理,纵使千万人阻挠,也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