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15.6子张问行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
子张:颛孙师,字子张。
行:躬行,笃行;行于世间,为人处事之道。
忠信:忠诚守信。
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篇》1.4 )
笃敬:忠实厚道,诚恳恭敬。“笃”是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坚持不懈。
蛮貊: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后泛指乡里或本土。
行矣:也行,可行,行得通。
其:指言忠信,行笃敬。
衡:车辕前端的横木。
绅:古人用大带束腰后,垂下的带头部分。
【译文】
子张问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说:“言语忠信,行为笃敬,即使在蛮夷之地也行得通。言语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的时候,‘忠信笃敬’如同呈现在眼前;坐在车上,‘忠信笃敬’如同挂在车前的横木上,随时随地做到忠信笃敬,到哪里都能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束腰的带子上。
【学而思】
“言忠信”是说话不虚假,“行笃敬”是能按照自己所言切实去做,“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指坐立行走间,随时随地都能做到言行一致,“书诸绅”用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参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7.25)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篇》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