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2024-01-04 08:10:52)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宪问篇》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注释】

修己以敬:《七经考文补遗》:古本“敬”下有人字。《论语集解》孔安国曰:“修己以敬,敬其身也。”

安人:使自己身边的人安宁快乐。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人,谓朋友九族。”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安人者,齐家也。”

安百姓:使老百姓安宁快乐。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病:难,不易。

诸:代词,相当于“之”,指“修己以安百姓”。

【译文】

子路问如何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身,做到敬人敬事。”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身,并影响身边的人,使他们安宁快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身,使百姓都安乐。修养自身使百姓都安乐,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吧?”

【学而思】

“修己以安人”是孔门的中心思想,自己先做到敬事敬人,通过言传身教,再影响身边的人,但只是影响而不是强迫。当君子的辐射面越来越广,就会影响整个天下的人都做到修己以敬。

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知识扩展】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内心;要端正内心,先要使自己做到真诚实意;要想使自己真诚实意,要先开启智慧,开启智慧要通过减少对物质的贪念和欲望,使自己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欲望和贪念减少,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后,才能做到真诚实意;做到真诚实意后,内心才能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译文】孟子说:“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