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024-01-03 08:09:30)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宪问篇》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注释】

礼:礼是规范,行动准则。古代的礼包括秩序,政令,刑罚,教化,赈灾,祭祀等等多项内容。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文】子太叔进见赵简子,赵简子向他询问揖让、周旋的礼节。子太叔回答说:“这是仪,不是礼。”赵简子说:“谨敢请问什么叫礼?”子太叔回答说:“吉曾经听到先大夫子产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

易:一、容易。二、平易近人,和颜悦色,态度谦逊,和蔼可亲。

使:一、使用;差事派遣;服从指挥。二、使命;责任,有担当。

【译文】

孔子说:“上位者重视礼,依礼行事,那么百姓就容易服从指挥了。”

孔子说:“上位者重视礼,依礼行事,那么百姓就会跟着上行下效,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担当(并自觉完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学而思】

儒家重引导轻刑罚,为政者依礼行事,百姓会随之效法。儒家是由内而外,重视提升国民道德修养,提升百姓的自觉性,但是见效比较慢。法家是由外而内,条文带有强迫性,见效快。李泽厚《论语今读》:“自汉代以来,礼法且入民俗,始终重诱导、规劝而轻强制、服从,均‘风行草偃’、‘则民易使’的遗迹。”

参读: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篇》13.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篇》1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