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1

(2023-12-30 14:23:05)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宪问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1

【注释】

磬: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

荷蒉:荷,背负肩担。蒉,古代用草编的筐子,一般用来盛土。荷蒉,东周列国时期隐士,并非真名。

鄙哉:见识短浅。

硁硁:敲击石头的声音。形容意志坚定;固执。

深则厉,浅则揭: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意思是根据水的深浅,选择不同的渡水方式,水深就脱掉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用来比喻为人处世如同涉水,要知深浅,懂进退,懂得审时度势,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厉:由“裸”转音而来,解衣涉水。也注作“桥”,水深就找桥过去;揭:撩起衣服。)

果哉!末之难矣:像那样果断离开,避世不管,就没什么困难的了。

【译文】

孔子在卫国击磬,一位背着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是个有心事的人啊!”听了一会儿又说:“浅薄啊,硁硁的声音好像是说没有人理解自己啊! 自己明白就行了吧。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脱掉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像那样果断离开,避世不管,就没有什么难处了。”

【学而思】

避世应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论语》中多次记载劝人避世的言论,如:微子去之(《微子篇》18.1);人曰:“子未可以去乎?”(18.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8.5);长沮桀溺曰:“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18.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18.8)等等,本章的“深则厉,浅则揭”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这首诗的主旨是用涉水比喻处世,为人处世要懂得待机而动,知深浅识时务。荷蒉者引用《匏有苦叶》这首诗来劝说孔子,要知深浅,懂进退,审时度势,当止则止,洁身避世。孔子的主张是依义而行,故曰:“果哉!末之难矣。”

张居正《四书直解》:“夫涉水者,必视其水之深浅以为厉揭;则君子处世,当视其时之治乱以为进退。今斯人也,世不见知,犹栖栖然而不止,是深不知厉,浅不知揭矣,岂不鄙哉其硁硁乎?荷蒉之讥孔子如此,是不知圣人之心者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