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渊篇》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1子路无宿诺。

(2023-09-11 08:56:45)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颜渊篇》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1子路无宿诺。

【注释】

片言:简短的文字或语言,只言片语。

折狱:折进大狱;判决诉讼案件;断案。

无宿诺:信守诺言,不拖延。

【译文】

孔子说:“三言两语就判决案件,是仲由吧!”子路重视信守诺言,从不拖延。

【学而思】

“片言”指子路断案时说话简练,只言片语就把事情解决了,形容子路做事果断。“无宿诺”指子路言而有信,虽然三言两语就判决案件,别人也会信服。

一些注解认为“片言”是原告或被告的“一面之词(或简短的几句话)”,“片言可以折狱者”解读为“子路根据一面之词(或只言片语)就能断案”,此种解读不可取。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乙亥,上问大理卿唐临系囚之数,对曰:“见囚五十余人,唯二人应死。”上悦。上尝录系囚,前卿所处者多号呼称冤,临所处者独无言。上怪问其故。囚曰:“唐卿所处,本自无冤。”上叹息良久,曰:“治狱者不当如是邪!”

【译文】乙亥(初四),高宗询问大理寺卿唐临在押的囚犯数目,答道:“现关押五十多人,只有两人应当处死。”高宗听后十分高兴。高宗曾亲自讯问犯人的罪状,前任大理寺卿处置过的犯人多大声喊冤。唐临处置的犯人却不发一言。高宗感到奇怪,问他们是何原因。犯人们说:“唐临判处的,本来就无冤枉。”高宗感叹很久,说道:“治理刑狱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