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篇》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
说:通“悦”,心悦诚服。
【译文】
孔子说:“颜回对我无所助益,对我说的话都赞同。”
【学而思】
孔子希望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弟子能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颜回非常崇拜孔子,学习上做到“闻一以知十”,又能“退而省其私”,不但有自学能力,还有创新能力,是个比老师还聪明的天才。这样的学生,课上既不需要提问,课下也不需要辅导,自身成长得很快,反而对老师没什么助益了。
参读: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2.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5.9)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篇》3.8)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唐纪九·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夏,四月乙亥,上皇徙居弘义宫,更名大安宫。上始御太极殿,谓群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
【译文】夏季,四月乙亥(初四),太上皇李渊迁居弘义宫,改弘义宫为大安宫。太宗开始到太极殿听政,对群臣说:“中书、门下省,都是机要的部门,诏敕文书有不当之处,均应议论提出意见。近来唯见顺从旨意,听不见相反意见。如果只是过往文书,那么谁不能干呢,何必又要慎择人才呢?”房玄龄等人均顿首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