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太宰:官名。
圣:一、古人以无所不能谓之圣,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项才能。二、后世多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固天纵之将圣:“固”,本来。“纵”,不限量,不限制,不约束。“固天纵之将圣”与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意思相近。(《孟子·告子下·第十五节》)
太宰知我乎:太宰了解我吗?
鄙事:琐碎细小之事。“鄙”有边缘的意思,鄙事指六艺之外,边缘化,用来养家糊口的平常技艺。
【译文】
【学而思】
孔子所说“太宰知我乎”是针对太宰所说“夫子圣者与”,孔子认为自己不是圣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反驳子贡所说“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一直强调的是学,是“修己安人”,而不是天地赐予。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与孔子主张的“君子不器”同理,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却不必精通某一技艺,精通的是专家,博学的是君子。(古注多认为君子不需要这么多技艺,不妥。君子多了解一些平民百姓的谋生手段,寻常技艺,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不了解民生民情,发布的政令只能是一纸空谈。)
【知识扩展】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译文】从前子贡问孔子:“先生是圣人吗?”孔子说:“圣人我是做不到的,我只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罢了。”子贡说:“学而不厌,是智;诲人不倦,是仁。既仁又智,先生就是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