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雍也篇》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023-02-06 10:45:43)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注释】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广。是给予。是救助,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何晏《论语集解》孔曰:广施恩惠济民于患难。

何事于仁:何事于仁指仁者还做不到博实于民而能济众

圣:指道德水平,又指圣王地位。必也圣乎指有德有位的圣王才能做到博实于民而能济众

病:担心,忧虑。其犹病诸担心做不到。

立:立足,立身。三十而立的立。

达:通达、畅通之意。通达事理,见识高远。《颜渊篇》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

能近取譬:是比喻,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仁之方:是方向,方法。钱穆《论语新解》:仁之方,即谓为仁之路径与方法。

【译文】

子贡说:如果对民众做到广施恩惠,并且能扶危济贫,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仁者岂能做到这些,必须是圣王才能做到!就连尧、舜恐怕都要担心做不到吧!至于仁者,自己想有所树立,也要想到帮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要通达,也要想到帮助别人通达。做到推己及人,可以称作仁的方向了。

【学而思】

仁是塑造个人完美的灵魂并行善于外,圣是在此基础上能兼济天下。圣者不但自身要有仁德,还要有位,有德有位方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孟子·尽心篇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立人、达人并非“好为人师”,“好为人师”是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而“立人、达人”是自身做到立、达之后,用自身言行去影响他人,使其也做到立、达。

【知识扩展】

钱逊《论语读本》:有一种观点,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以为自己想要的别人也一定想要一个人想要的,也要尽量给予别人,或己之所欲,必加诸人,这是曲解。原文本义,是自己有立、达之愿望,他人亦有立、达之愿望;在自己立、达之余,还须助他人立、达。不独自我完善,且尽心助人完善,这是仁者胸怀。尽己之谓忠,是说尽自己的责任以助人;立人、达人是助他人完成其立、达之愿望。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孟子曰:“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译文】孟子说:“与人相处中的忌讳,就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