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雍也篇》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023-02-05 08:03:08)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篇》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中庸:中,指不偏不倚;庸通,指平常。中庸,即中用的意思,指无过无不及,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至: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也有得当,恰当的意思。

钱穆《论语新解》:其所以为至者,言其至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道家学派也有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之说。

民鲜久矣:民是百姓,民众。鲜是少。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中庸来实施德政,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民众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美好的生活了。

【学而思】

民鲜久矣一句历来都译为民众很少能长时间行此道。不过《论语》中大多都是要求君子应该如何,很少要求百姓应该怎样做。《中庸·第二章》仲尼曰: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颜渊篇》12.19章也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主的品德好比风,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风的方向摇摆。)

因此,本章的中庸之为德也是针对统治者而言,民鲜久矣则是礼崩乐坏之后,民众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统治阶级用中庸之德来治理国家了。上位者应该做到的事情,不可强加到百姓身上。

《雍也篇》6.2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弗畔是不离经叛道,不离经叛道既要求君子走中庸之道,也就是本章的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之为德也又承接了下一章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知识扩展】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能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会赋予君子地位,万物也会给君子以养育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