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雍也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3-01-27 09:00:29)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

知:知道,懂得,了解。

之:可以是学问,事情,道理等等;儒家提倡的仁义之道。

6.17章的由斯道也6.18章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9章的人之生也直

知之者: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好之者:喜好这个道理的人。

乐之者:乐于践行这个道理,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译文】

孔子说:明白(一个道理),不如喜欢(这个道理),喜欢这个道理,不如践行这个道理,以它为乐。

【学而思】

明白什么是仁义不如本身就喜欢仁义喜欢仁义不如以践行仁义为乐。懂得仁义的道理,不见得赞同仁义之道,赞同仁义之道,不代表能做到知行合一,亲自去践行。

张居正《四书直解》:三者以地位言,则知不如好,好不如乐。以工夫言,则乐原于好,好原于知。盖非知则见道不明,非好则求道不切,非乐则体道不深。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融入到百姓的日常行为之中,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文化的缺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的强大,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知识扩展】

《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译文】仁者见到了说这就是仁,智者见到了懂得了什么是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做仁义之事,却又不明白仁义的道理,所以能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君子之道的就更少了。

《孟子•尽心篇•第五节》: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了却不明白为何这样做,习惯了就不去深究其原因,终身运用却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